家居装修的整个流程比较复杂,许多初次装修的业主常常会被各种层出不穷的陷阱给“套住”,不仅劳心劳力、还白白浪费了时间金钱!美家装修网为您总结了家装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最容易遇到的陷阱,一起来学习借鉴,做个装修达人吧!
一、家装设计阶段:增加不必要的设计成本
很多装饰公司的设计师会在设计上做手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比如增加不必要的装修项目,测量和设计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消费者在装修时首先不要急于寻找装饰公司,而是应全面系统地对自己的房屋进行评估,包括打算投入的资金是多少,对各种装修材料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咨询、参考周围最近刚装修好房屋的设计样式和朋友建议,有效控制成本。
类似陷阱:
1、免收设计费:有设计师用不收设计费来招揽顾客,但设计师会与建材商协议,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给设计师或装饰公司返款。
2、多做预算:装饰公司往往会在做预算时多算总价,这样一来便于消费者讨价还价,做个“顺水人情”,装饰公司包主材的工程,往往会在丈量材料时多报用量,让消费者多花不必要的材料费。
3、报价陷阱:一些装饰公司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如,将墙漆工程分成底漆、面漆等小项,每一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加起来却高出“一大截”。还有的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必有的固定项目,施工时消费者还必须为此付费。还有一些把已经淘汰的工艺或材料写进预算中,业主不接受,装饰公司就要求加价。
4、合同陷阱:在签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违约赔偿,有的合同上面写的是所有损失赔偿不超过装修合同总额的百分之十。这样在签订后出了任何问题,装饰公司赔偿很少,根本可以不负责任。
二、建材采购阶段:装修材料偷换最常见
案例:最能“黑”钱的项目还是木芯板。我在合同中要求用正宗“某某牌”木芯板,我家需要做两个大衣柜和一个大书柜,木芯板用量很大。做好之后感觉效果还不错,但住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对。经过检查,原来装修工人开始买的是正宗“某某牌”木芯板,但我不在期间,他们又用其他牌子换掉了。
美家网解读:遇到比较精明的房主,工人们都同意一起去买料,但第一次肯定不会把料备齐,只买一部分,这一部分差不多都是按房主要求的价位买。以后他们自己去买材料时,当然就买便宜的。在购买时,不仅要和材料商在合同里写好,使用某种型号某批次的一等品或合格品,在和工人一起购买材料时,也要写好协议书,一定要一次性购买好材料,不够时,要使用同等品牌同型号的材料。另外,做家具要板材,也需要合页、拉手等五金件,如果当时没写好,最后在五金件上,也会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