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饰品行业的发展备受瞩目。于消费者来说,丰富多样的家居饰品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必要构件。于商家来说,逐渐显现出潜力巨大的消费需求,正是市场商机之所在。
zara、H&M、爱马仕、连卡佛等服装品牌也在跨界做家品,近几年陆续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力推家居用品店。广州本土也有不乏家品卖场,如HI百货、生活经艳、旋木家居等。还有如优集品网、丽芙家居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家居饰品用品电商平台。
表面一片升平朝阳之势,业内却有不少品牌黯然关店、重新调整定位,市场稳定而实力强健的品牌仍未出现。饰品行业这块香饽饽,吃起来似乎没有看起来那么香。
家居饰品发展:受到网购渠道冲击
网购渠道的冲击,对家品行业形成挑战
作为一名广州的消费者,这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家品店在陆续增多。不仅各大家居卖场都在增加家品的类别,百货商店内也陆续涌现了许多家品店。然而,在不断有新品牌进入市场的同时,一些家品店在维持两三年后却悄然关门,不得不让人质疑:中国消费者消费家品的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吗?
旋木家居总经理倪娜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一个饰品品牌,定位很关键。从广州市场上一些已经关门的例子看到,市场定位的不清晰是一大原因。 以某个已经关店的品牌为例,该品牌以时尚、创意的进口产品为主,却夹杂着质量相对一般、价格更低廉的、设计不突出的国产产品,使得整个品牌的定位不清晰。 加上产品的陈列、店面的选址也没有很好契合目标人群,销售自然难以为继。
同时,她也表示,电商渠道对饰品行业的冲击也不小。市面上很多进口家品并非独家代理,对渠道也没有严格的管控。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经常可以找到与线下的同类型产品,并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无法形成品牌的差异化、性价比不高,也是造成线上家品销售难的一个原因。“饰品企业要发展,一定要电商渠道有足够的把控,避免同类型竞争。”
定位高端消费人群,做文化交流平台
“我认为中国消费者家品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倪娜表示,中国大城市的消费者早已到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层次,出现了一部分人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有不少高端消费群体会去国外、香港“搬”一套家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