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国美电器[微博]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清仓套现,宣告这对豪门恩怨彻底划上句号,从此再无瓜葛。贝恩资本离场,在家电圈投下重磅炸弹,各种猜测尘土飞扬。
比对贝恩资本其他项目,在国美电器投资项目上,堪称失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贝恩资本的离开不是时候,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持股五年多,18.04亿元进去,20亿元出来,赚了不到两亿元,投资回报率仅为11%。
贝恩资本是全球排名靠前的资本大鳄,常以投资项目获得丰厚回报著称。2002年以15亿美元收购汉堡王,获得三倍回报。其后投资澳拜客牛排餐馆、卡拉巴意大利烧烤餐馆、布鲁明品牌公司都获利匪浅。近年来贝恩资本大举投资中国项目。在中国投资的其他项目,其获利都远超国美电器项目。2011年,贝恩入主中国消防安全集团,以2.65亿美元完成并购,该公司在美国上市。2007年,贝恩投资3900万美元入股活性剂生产龙头企业江苏飞翔集团,2010年出售部分股份,获得53%的回报。
投资国美电器,贝恩资本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起来似乎来不及精打细算,但个中缘由却耐人寻味。经历那场轰轰烈烈的内乱,国美电器逐渐恢复元气,2014年初见彩虹。据国美电器3月23日公布2014年财报,全年实现营收603.6亿元,同比增长7.02%;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3.5%。
如果贝恩资本多点耐心,其在国美电器投资上所获回报或更丰厚。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场,不能不引发大家的联想。
怕黄光裕报复?
贝恩资本当初投资国美电器的目的恐怕就不那么单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美电器现金濒临枯竭,公司内外交困。2009年1月,陈晓临危受命,接替入狱的黄光裕,任国美董事局主席。4月黄光裕同意国美电器债务重组,经陈晓引荐,引入贝恩资本。9月贝恩将所持18.04亿港元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实现全部转股,从此持有国美电器16.66亿股,占9.98%,成为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大股东。2010年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提出高管股权激励计划,遭到黄光裕的反对,“黄陈之争”爆发,贝恩表态支持陈晓。2011年3月,陈晓落败,选择离职。张大中接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陈之争”宣告平息。
由陈晓引进,在黄陈关于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中,旗帜鲜明地支持陈晓。可见贝恩资本投资国美电器并不简单。但资本毕竟是资本,是年贝恩资本没有意气用事,追随陈晓离开国美。最主要是由于受黄陈之争所累,国美电器股价一路下跌。如果意气用事,贝恩资本或将血本无归,所以只好忍辱负重。选择在今年年初离场,虽然回报率低了点,还算可以小赚一笔,对资本有所交代。
在黄陈之争落败后,随着陈晓离开,贝恩资本在国美电器渐被边缘化。战略由黄光裕之妻杜鹃指挥,杜鹃最近频繁高调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黄光裕的影子;战术上由张大中操盘,都遵从黄光裕旨意。黄氏家族重新牢牢把持着国美电器的控制权。虽然黄光裕仍在狱中服刑,但揣着国美电器的遥控器。通过不断肃清整合,国美电器内部度过了离心离德的权争,从上到下,逐渐统一意见,矛头开始一致对外。
当然,让贝恩资本最为忌讳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黄光裕有可能提前出狱的传闻。黄光裕刑期从2008年11月17日到2022年11月16日,一共14年。到今年11月,刑期即将过半。
按照我国法律,由于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决刑期的一半,这意味着刑期过半后,黄兴裕通过减刑或者假释,有可能提前出狱。2012年10月,黄光裕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法院减刑10个月的裁定。根据我国法律,黄光裕也符合申请假释条件。
假设黄光裕提前出狱,依照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个性,贝恩资本恐怕是其出狱后第一个考虑要对付的敌人。这足以让贝恩资本不寒而栗,或许早点离场,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不看好国美前途?
国美电器在黄光裕指挥下,在家电零售圈曾经纵横捭阖,所向披摩,是家电渠道绝对老大。
但黄光裕入狱后,国美电器开始走下坡路。趁着国美电器内讧,其线下实体业务被老对手苏宁电器(13.30, 0.17, 1.29%)超越,甚至被远远甩在身后;在线上,国美在线发展慢一拍,虽然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壮大,渐现规模,但并没有进入第一阵营。
国美方面称,2014年增幅超过了80%,规模暂居第五。但这个排名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线阵营。线上业务与国美电器的地位身份和规模极不相称。对国美发展前途不看好,也是贝恩资本选择离开国美电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展电商,国美在线瞄准京东商城[微博]死磕。这种作法本身,对国美电器来说,是五味杂陈之举,一方面说明国美电器在电商发展上不甘人后,有远大志向,要奋起直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美电器在适应从领导者到追随者地位的剧变。
发展电商,国美电器没有像阿里巴巴[微博]、京东商城、唯品会这些天生的互联网平台那样可以轻装上阵,而是要受到线下实体等原来业务的掣肘。虽然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先信誓旦旦地提出要大胆变革,打造一个全新的国美在线,要实现2015年国美在线营收比2014年翻一番,市场排名跻身前三的目标。从现实看,国美在线提出的这个目标很实际,有实现可能。因为在电子商务上,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把持着两强席位,其他电商平台难以望其项背,要想撼动其地位比较困难。而老三的位置,其他平台还真没有坐稳过,谁都有机会。
坐上电商第三把交椅,或许只是国美在线的主观愿望。从大环境来看,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这些互联网平台占据了先发优势,他们都不甘被超越。腾讯,网易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比较看好电子商务,都在花大力耕耘。鉴于他们互联网天然基因,在聚集人气,对网民消费行为的理解,以及在电子商务操作实务上的人才储备,都要比国美在线更具优势。国美电器老对手苏宁电器[微博]也在发展电商上不遗余力,比国美在线更为彻底。国美在线电商业务要从第二阵营跻身于第一阵营,确实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困难之大,史无前例,恐怕仅有主观意愿还不行。
天猫[微博]、京东2014年总成交额(GMV)分别是7630亿元和2602亿元。而国美电器整体收入跟这个数字相比,相差太远,更甭说电商业务了。国美电器老对手苏宁电器线上业务2014年总成交额是258亿元,这个数应该远在国美在线之上——到发稿时止,在网上暂时找不到有关国美在线业务数据。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国美电器要继续回到领导家电零售渠道时代,恐怕已经很难。这也是贝恩资本不得不放弃国美电器的一个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