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销市场及不断萎缩的海外市场,不少家居企业开始选择多元化发展。此前,地板行业的圣象、家装行业的东易日盛、橱柜行业的科宝博洛尼等都已迈出了向木门、橱柜、家具等领域拓展的步伐。而近日,在与各大家居企业老总、领头人物的交谈中,中国建材第一网记者也发现,如今家居业的多元化发展已逐步走向一条泛化概念之路。形式的多样,门类的丰富,甚至理念的超越,都让家居业的多元化发展无法用单一标准来衡量。那么各企业出于不同理由所选择的不同发展模式,究竟是得大于失,还是得不偿失?且听中国建材第一网对此的全盘解析。
家居产业多元化发展背后的隐性扩张
同质领域多元化发展物尽其用的过冬法则
在众多家居业多元化发展的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出其中最大的一块门类,同时也是家居业开始深入“第二产业”发展时最先被想到的一块门类:利用主推产品的品牌特色,打造与之相同材质相同领域但不同专业的衍生产品。
譬如地板业巨头圣象集团就先后进入了木门、家具等领域发展第二产业,只不过在这些第二产业的品牌名称上圣象并未套用自己地板的品牌名,而是选择打上其母公司的品牌名。圣象不选择用“圣象”这一品牌而是用另一个名字来打造第二产业,是十分聪明的举措。既维护了“圣象”这一品牌作为专业地板生产企业在品牌上的成熟度与纯净度;也回避了圣象作为一个专业的地板生产厂商,在介入木门、家具等其他领域产品的开发后,可能带来的消费者及行业内部的质疑:做地板的“圣象”能做好门窗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以期用企业现有的成熟的专业化生产另外打造全新品牌形象的做法也必须同企业本身的财力及实力紧密结合。毕竟不论是地板、木门还是家具,由于其取材都是原木,因此实际上圣象的这种多元化发展在原材选购方面不会产生额外负担,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主要是门、窗工艺系统的增添。但因为这两块在目前的中国建材市场来说,恰好还正处在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的状态,因此圣象在此时介入这一市场不仅,同时也蕴含巨大商机。
其他代表企业:
元硕碳晶——在以“地暖”起家并立稳脚跟后开发起了发热衣,其目标在于打造“生活热能专家”的品牌形象。
步盈楼梯——在将“整梯”市场逐步向江浙以外尤其是西部及沿海地区拓展时,渗透进了“栏杆”与“扶手”的生产中,以产品线的扩大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星级评定:多元化程度★★★☆☆
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精打细算品牌文化战
相对以上这种通过发展同质产业来进行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例子,另一种方式则是完全渗入到一个全新领域进行产业多元化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