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杂都市里的小人物故事
《老男孩》的故事非常简单:两个中学时的文艺爱好者,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不顺,多年后,一个当了婚礼主持,一个成为理发店老板。偶遇多年前同学,是一个选秀活动的制片人,这个活动激起了两人心中残存的梦想,于是身为70后的他们组成了一个“筷子兄弟”和一群90后一起参加选秀……
短片最后兄弟俩在台上唱起自己原创歌曲《老男孩》时,画面上闪过城市里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农民工、烤羊肉串的摊主、吃方便面的白领、捏脚的服务员、中年失意酗酒的男人……繁杂都市里追梦的小人物故事,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共鸣。
网民“Liple”说,年轻时候的梦想是美丽的。若干年后,为了生活,我们失去了当初的锐利,而变得安于现状。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其实任何时候我们都别轻易放弃自己心中坚持的东西,寻找曾失去的梦。“每个人都有过梦想,但好多人都没有去实现。当大家看到片中两个小人物为了梦想,不顾世俗,怒放自己的那一刹那,自然会交织自身多年的委屈、梦想和现实的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歌曲的词作者兼片中王小帅的扮演者王太利说。
默默无闻的都市“追梦人”
《老男孩》的片尾曲歌词“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引起许多网友共鸣。事实上,创作这首歌曲及短片的团队,也是一群默默无闻的都市“追梦人”。
今年41岁的王太利1993年从山东老家揣着500块钱来到北京,住过6块钱一晚的大学宿舍,租过100块钱一月的房子,睡过门板。家境其实还算优越的他坚守在北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短片导演、“80后”肖央也有着类似的追梦、圆梦经历。1996年,肖央从河北承德来京报考中央美院附中落榜,决定在北京复读一年,和3个同学合租一间几平方米的房子,有一人不得不睡在柜子上。第二年,他考上了。
《老男孩》的所有演员几乎都是非专业演员,一些幕后制作者也走到了台前。片中胖子是后期制片、“妖娆哥”是副导演、理发店顾客是道具师、同学扮演者是剪辑师。扮演王小帅妻子的张沫,现实生活中是开饺子店和服装店的老板娘。“演出的报酬只有十斤饺子钱。”
有梦想就有力量
《老男孩》和“旭日阳刚”的走红并非娱乐现象,70后、80后的集体怀旧与伤感也不是作秀,感动人们的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心声,是平凡人内心的梦想。《老男孩》的男主角步入中年后,带着自己残存的梦想组成一个“筷子组合”和一群90后一起参加选秀。而“旭日阳刚”组合为了音乐梦想“北漂”,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这本身就是农民工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写照,触动这个浮躁的社会也不足为奇。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手机拍摄的视频、粗糙的嗓音、光着膀子演唱、醉醺醺的神态,这就是“农民工”版的《春天里》。原生态的歌词,原生态的歌声,对梦想的追逐,对现实的无奈,草根艺术就这样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梦想就有力量。即使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华丽的歌词,两个“赤裸裸”的农民工就这样用自己的心声感动了无数和他们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在一次投票中,接近九成的网友力挺,要求这一草根组合代表草根登上2011央视春晚舞台。
怀旧:最容易引发集体回忆
有人说,怀旧是这个年代的集体病。《老男孩》故事并非惊世骇俗,演员也几乎全是业余。但影片中充满了怀旧和搞笑元素,唱《小芳》、跳MJ、泡班花这些校园段子;《花仙子》、《十六岁花季》、《水手》、《星星点灯》、《billie jean》这些老歌;砖头似的老式收录机、BP机、掌上游戏机这些老古董……无一不勾起70后、80后一代人的集体追忆。片中,看着初恋、追星等一个个带有浓重青春印记的片段,听着那许久都没再响起过的《十六岁的花季》主题曲,怀旧成为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情绪。
而影片风格上,“筷子兄弟”借鉴了更多互联网元素,夸张、无厘头甚至略带荒诞的叙事,让短片充满笑料和包袱,一个个黑色幽默对于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里长大的人,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