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二人是生活的伴侣,事业上的搭档。
即便是在较冷的时候,也会满头大汗。
空气锤算是铺子里唯一的机械化设备。
如果说冬天炉火的温度还算温暖,夏天就是一种“烤”验。
记者 张新红/文 欧阳海员/摄
从结婚时起,张忠华和妻子张妹兰的生活就被定格——炉火、铁和家,当然还有孩子。这本不是两人乐意的选择,实在是被生活逼迫,因为张忠华所在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只能分给每户几分地,靠在土里刨食是养活不了一家人的。年轻时,张忠华曾跟着铁匠师傅学了几年,所以当决定以此为生时,他把妻子也带了去。而这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铁匠在城里不受欢迎,所以7个月前,他们离开租用了12年的老房子,搬到靠近九江学院的一处平房里,支起炉子继续打铁。这一年,两人分别是55岁和50岁。
在前进东路的铁铺里,炉火舔舐钢铁,将拇指粗的铁条烧得通红。张忠华取出一根,放在厚实的铁砧上,妻子张妹兰麻利地拎起铁锤,拧着腰力一下一下地敲打,铁与铁之间发出沉闷地“吭当”声。火红在敲打中慢慢褪色,张妹兰停下锤子,张忠华迅即将其送回火炉,如此反复锤炼,一把钢锉才加工好。
铁铺面积不大,里面堆放着煤炭、铁器、工具。一把大锤是其妻子专用品,张忠华从不摸。20余年来,每逢打铁都是张妹兰出大力,而张忠华专使小锤,两人分工让人错觉阴阳颠倒了,实则是小锤是铁器能否加工完美的关键,属于技术活,而大锤属于粗加工。不过,常年出力也令张妹兰大病一场,这病让她一段时间日渐消瘦,力气渐散,后来一查是甲亢病,张忠华赶紧把妻子送到南昌医治,总算把妻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
从那以后,张忠华就尽量减少妻子拎锤的时间,还花一万多元买了个空气锤,由它代替妻子干粗活。张忠华看着身边的这个大家伙,笑着说,开始还不习惯,以前从来没用过嘛,不过用了一段时间也就适应了。
与传统的铁铺比起来,张忠华的铁铺要现代许多,炉火用电吹风,机械打铁,只有精细加工还靠人力。虽然小铁铺不再多见,但却受到建筑工地的工人欢迎,时常将一些用残的工具拿来再加工,或者让他们打一些市面购买不到的工具。虽说铁铺的生意不如从前,但也还过得去。张忠华说,他们没有别的手艺,只要身体还允许,铁匠生活就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