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梦”的领路人
——记市人大代表、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支部书记姜伟
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是诗书双杰黄庭坚的故里,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不过,名声在外的双井村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来源少,群众生活水平低。如今,走进双井村,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平坦的水泥道路,规划整齐的绿色茶园,风格各异的农家小院……双井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村里有一个真心带领群众致富、贴心为民服务的领路人,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双井村村党支部书记姜伟。
2008年,30岁出头的姜伟被推选为双井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肩负着全村1700多名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姜伟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要想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加紧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和农业耕作条件。搞建设,资金从何而来?面对村级公路路基改造,村里还背负着100多万元债务的现状,姜伟没有退缩,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寻求社会各界对双井的支持。几年来,先后筹措资金200多万元,修通了连接县城与集镇的17公里水泥路,投入305万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新村点6个,投入近100万元建起了自来水厂,架设了埚竹里浮桥,修建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
茶叶是双井村传统产业,“双井绿茶”久负盛名。为振兴茶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姜伟决定引进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生产。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成功引进了江西隆和农业有限公司和修水振泰茶苗繁育有限公司,建成了400余亩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和茶树科研示范基地。几年间,全村新扩茶园1000余亩,茶园总面积达1400亩,并成立了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参与茶叶种植的农户达80%。仅茶叶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2012年,双井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800元。为了进一步挖掘双井村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姜伟抓住全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主动邀请相关部门、专家精心编制双井旅游发展规划,投资修复进士墓、钓鱼台、上天梯等景点,重建黄庭坚故居、黄氏祠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导村民积极投身餐饮、住宿、休闲、品茶等旅游服务行业。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姜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为了更多地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他在选区建立了群众联系点,组织代表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去年双井村建起了高标准公益性墓地,杜绝了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