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郭富城看中的九江男孩 淡出《中国好舞蹈》后,在忙些什么?
——晨报专访北京歌舞剧院首席主演朱晗
记者 陈沽玥
6月7日,浙江卫视《中国好舞蹈》节目的郭富城专场上,来自九江的舞者朱晗完成了他的最后一场表演。他的双人舞将力量、柔美、孤独和深情完美诠释,许多评论认为,朱晗饰演的哥哥表演含蓄,动作细腻,堪称完美,对他的淡然退出深表遗憾。
对此,刚刚结束在甘肃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演出的他倒是没有时间来感叹,“虽然节目是在7号播出,但是录制早就在5月31日就完成了,那个时候就知道结果,然后就忙其他的演出,没时间想这么多。”
朱晗在舞蹈表演中。(受访者供图)
朱晗成绩单
●2006年独舞《施琅》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文华艺术院
校中国古典舞A级青年男子组别二等奖
●2008年小舞剧《泥人》获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文华节目表演一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山东青岛奥帆闭幕式《激情风帆》领舞。
●2014春晚领舞《万马奔腾》
13岁时突击3天走上舞蹈之路
朱晗1984年出生在九江,从小就喜欢上舞台“现一现”,但家人当时没想过让他学习舞蹈。
13岁时,在反复给了父母肯定的答复后,朱晗接受了3天的舞蹈强化培训。“跳的是《命运》。”他至今印象
很深,“现在想起来,不像跳舞,像做广播体操。”就是这个像体操的舞蹈,让他考上了江西省艺术学校。
13岁学舞其实非常晚了,不管是拉筋还是劈叉,朱晗都吃了更多苦头。“自己在阳台上压腿,压着压着发现能劈叉了,虽然一点也不标准。”那时候朱晗根本不知道今后会吃多少苦,也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我就是个拗脾气,你越说我不行,我就偏要做给你看!”
毕业就当首席主演每一个细胞都会跳舞
命运似乎偏爱他,他顺利考上了艺校,又在2002年考上北京舞蹈学院。毕业那年,他以独舞《施琅》获第八届桃李杯古典舞A级青年组二等奖。“桃李杯是我们业内的奥斯卡。”正是这个奖项,让朱晗顺利进入北京歌舞剧院,并被破格提拔为首席主演。
从2006年当上首席,一直到今天,朱晗首席的位置依旧岿然不动。用《中国好舞蹈》评委郭富城的话解释,这是因为朱晗“从头顶到脚尖每一个细胞都会跳舞”。
朱晗说,当年自己考上江西艺校的时候,自身条件还可以。“跳舞要求三长一小,就是手长、腿长、脖子长、脑袋小,而且当年舞蹈界的黄金身高是1.78米,我1.76米,还算马马虎虎。”但是现在,跳舞的身高要求上升到了1.80米以上,“我这样的就算三等残废了。”他开着玩笑说,所以要更加下苦工,即使现在演出特别多,他也坚持基本训练。“就算再忙,也不能超过三天不练。”
只要想跳他就会一直跳下去
毕业那年,朱晗一下子有点糊涂了。这个18岁时就怀揣1000元钱独自闯北京的大男孩发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许多物质的东西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这段经历,促成了他在《中国好舞蹈》上表演的《人家》,“我想把舞蹈放下来,跟普通人的生活拉近一点,再拉近一点。”
跳了17年的古典舞,朱晗现在更注重思想上的表达,“我现在正是一个舞者最好的年龄,技法上比较成熟,也会有一些思想上的东西要表达,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跳舞,一直跳舞。”
可舞蹈是肢体语言,能跳到什么时候呢?“年龄当然有影响,但那都是外在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到底能不能跳,跳到什么时候自己最清楚。”
郭富城曾说过一句话:这些在台上的舞者都是含着泪咬着牙,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他说得很对,舞者都是这样,我一直在痛着,也在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