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过大战10次,小战不计其数
勋章见证袁老的抗战史
袁德荣,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兵。86岁的他住在庐山区九玻生活区,虽已是华发苍颜,但精神矍铄。走过枪林弹雨,经历无数次生死,如今这位耄耋老人幸福地安享晚年。在老人的家里,一枚枚勋章将老人的思绪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
实习生 吕文慧 记者 陈姝含/文 徐田刚/摄
军功章见证历史
袁德荣17岁入伍,在1943~1951年间,参加了国内外大战10次,小战不计其数,是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1958年,袁德荣获得了预备役上尉军衔,由时任中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授予,老人还清楚地记得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59师预备役上尉。
翻开老人泛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抗战经历上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赫然在列,他还获得了朝鲜军功章、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
两次遇险经历
袁德荣告诉记者,他在山东文登县打了三年的抗日战争,两次遇险经历让他记忆犹新。1943年四五月份,袁德荣在山东文登县参加马山战斗。有一次,部队得到地下党的情报说日军将会在7时许来到马山,部队因此准备提前上山埋伏。但没想到情报有误,当部队上山时,日军已埋伏在山上并偷袭。袁德荣冷不丁被迎面冲来的日军刺伤额头。他忍痛拔刀刺向敌人的身体,但因年少力气小,刀拔不出来。这时身后又来了一个日本鬼子,战友看到后,立马帮他拔刺刀,随即两人一起杀敌。不久,文登独立营赶过来支援,最终打败了日军。
后来的一次遇险发生在北方麦子收割的季节。袁德荣所在的文登独立营奉命保护麦收。日军来时,袁德荣和战友小崔与部队失去联系,只得举着枪躲在柳条堆里,所幸没被日军的狼犬发现,逃过一劫。
和平年代袁老格外知足
1948年,22岁的袁德荣已是华东野战军三野一纵队二师五团二营四连一班班长,参加了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的三个纵队3万人对战国民党六十三军的1万人,这场兵力悬殊的战争打了三天。隔着几百米的战壕,袁德荣只记得自己架着重机枪不停地扫射,胜利的时候,我军俘虏了很多国民党士兵。
袁德荣清晰地记得,在为淮海战役决战前,为了震慑敌人,军队给每人发了3~5枚子弹,所有参加大战的人在同一时间鸣枪。震天的枪声让国民党军心大乱。
如今,袁德荣跟老伴住在一所老房子里,儿女在外地生活。虽然年事已高,但袁德荣的心态依然很好。天气好时,他会出来散散步,看看浔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了战争的纷扰,在和平年代退休、养老、乐享晚年,袁德荣格外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