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标本
介绍标本
制作标本
朱峰 记者 包四华/文 欧阳海员/摄
先考你一个问题:在我国中部流域的植物和树种中,你能识别多少种?如果超过20%,说明你已经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了。但如果我告诉你,在九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人物,只要是山上长的树,路边开的花,他都认识,更神奇的是他还藏有相关标本。这个人就是62岁的九江县林业局高级退休工程师谭策铭。
奉献林区30余载,踏遍青山终不悔。谭策铭在国内林业系统出名是有“志”可载的,2004年的《中国植物志》中就有一段专门介绍其考研成果。为了收藏,1992年他自费创办了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前不久,他自筹400万元资金创建的“升级版”新馆开馆了。这是全国首家规模最大、馆藏标本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民营森林植物标本馆。
翻开任何一个标本袋,谭老都能如数家珍地介绍。每看到一个“宝贝疙瘩”,谭老满脸精神矍铄,总有道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
一针一线秀标本,这是谭老搞收藏的又一个功夫活。原来,每一件标本从山上采集回来后,只完成了十分之一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压干、标号、消毒、装订、标签、包装等流程,一套程序下来至少需要20多天,有的甚至要一个多月,这样标本才能完工。谭策铭把枯燥当做兴趣,把职业当做事业,只要有外出机会,他就去当地的山林采集标本。30多年来,谭老的足迹踏遍湘鄂赣皖,累计采集正号植物标本3万余号6万余份,鉴定植物物种4000余种,为国家的林学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谭策铭还承担了省、市、县多个植物调查研究课题,完成了《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资料汇编》、《九江市林业局野生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志要》、《赣北九江县木本植物志要》等书籍的编撰,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专著,并把几十年来含辛茹苦收集的1.2万份正号标本无偿献给了国家。他为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输送了大量教学标本,为普及植物知识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正如谭老所说:“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的梦就是标本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