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阳光撒满乡野,农民雕刻师王乃帮笑着用手遮挡着太阳在家门口迎客。等我们进了堂屋,他忙着给我们一一介绍拿手绝活……茶几、凳子上的木雕造型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令人拍手叫绝。王乃帮头发整齐、眼小有神,穿着一身休闲装,朴素得看不出半点“文艺”。王乃帮出生于1959年,是九江县新塘乡前进村农民,小时候家庭贫困,他单衣光脚度寒冬,逆境而上不放松,在全乡以拔尖的成绩考入中学。1977年毕业于江西共大九江县分校,1978年春参加高考以全县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达到了江西共大总校(今江西农大)录取线,可因眼睛色盲最终名落孙山。王乃帮酷爱美术,极有天分,经恩师黄修淼指点,他的人物素描小有名气。1983年,他获得九江县青少年摄影书法作品展览美术一等奖,曾被推荐到县影剧院工作,负责电影海报的制作。后来单位精简人员,他回家务农。读了一肚子书,满脑子艺术细胞,要他种田他哪弯得下腰?王乃帮丢下家务活,成天写写画画。别人过年买年画,他却画年画,三间破屋贴满墙。家人骂他窝在屋里不成器,朽木不可雕。王乃帮被骂出了门,他思前想后猛地觉得自己虽是朽木,但仍是可塑之才。他开始上门给老人画像谋生,几分钟成像赢得四邻八乡啧啧称赞。随着摄影技术普及,他又改行做漆匠。
夫妻搭档,共同成才致富
一次,王乃帮在给别人新房刷油漆时,梁床上雕龙画凤给了他灵感。于是,他抽空到涌泉、瑞昌乃至上海,去向雕花高手拜师学艺。经过数年苦练,他的画、塑、雕有了长足的进步;平刀、角刀、圆刀、斜刀,他行刀运凿自如,作品清新流畅,生动自然。“凤凰眼要笑,身要翘”、“花以曲为美”就是他对美的感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将亲手做的雕花圆桌运到县城参展,精湛的技艺获得在场的专家好评,也卖到了好价钱,这给了他艺术创作无穷的动力。目前,他有30多件木雕被人高价收藏。妻子汤恒水点评丈夫时笑眯眯地说:“乃帮是色盲,找了我他又算有眼力。他有钻劲,喜欢动脑,创意不断,经常半夜起来改稿;我有韧劲,等着他干出名堂来,愿做他的搭档,帮他着墨添色,画龙点睛。”
王乃帮展示自己创作的羊状根雕
在王乃帮的房间,我们发现几十棵造型各异的树兜、枯枝,有的像狗,有的像长颈鹿……其中两根树枝“弯腰”相视,一高一低。他反复揣摩,准备精雕细刻将其打造成一对深情母子,表达“母爱无边”这一创作主题。“大鹏展翅”、“龙腾虎跃”、“龙飞凤舞”、“喜鹊弹梅”……王乃帮的这些木雕作品中,既有对生活、对自然的悉心领悟与把握,又有难以掩藏的书卷之气——这或是他几十年自感怀才不遇心路历程的映照,可谓“画中有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