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14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让人钦佩有加的志愿者,她的名字叫顿林,一个从事公益活动长达七年的女人。
“参加公益能带给你什么?”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顿林笑了笑,毫不犹豫地说出两个字:“快乐”。
七年的时间,顿林为了这两个字付出了很多。在“免费午餐”“爱心衣橱”“江西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橙光助孤’”和九江市爱心之家公益协会执行的“益路阳光”项目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尽管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但她依旧觉得快乐。
正是因为这些无私的奉献,如今,九江市义工联合会、九江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以及九江市爱心之家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名单中都有她,顿林这个名字也在九江公益组织里叫得亲切而响亮。
谈起与公益结缘,顿林说,那是2000年6月的一天。那年她在深圳打工,怀孕8个多月的她一个人去医院胎检,过马路时,两位穿红马夹的志愿者向她走来,扶着她穿过马路,并陪她到医院挂号、交费、检查,在帮她办好了所有的手续后才离开。从此,她的内心便产生了要将爱心传递下去的信念,打算做一名志愿者。
2007年6月,顿林回到了九江后,她找到九江爱心之家公益团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加入到团队中的她如鱼得水,热情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聊聊天,给他们洗衣、洗脚、剪指甲;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孤儿,给孩子买玩具和食品,带着志愿者们给孩子表演节目……
2011年4月,市义工联合会正式成立,顿林立即加入进来。因为当时缺少有服务经验的核心志愿者,于是,顿林和志愿者们开始出谋划策、带队服务。特别是因为“免费午餐”和“橙光助孤”以及爱心之家参与的“爱心衣橱”项目,所以顿林经常要到贫困边远山区了解情况,对各地报来的贫困学校和孤儿信息进行走访和摸底,有时一去就是两三天。
“不管是什么事,她都是严肃认真地去把关,她的热心和不计较的性格感召了许多志愿者。”一位跟顿林认识很久的志愿者说。
今年夏天,杭州一家企业自行组织员工到九江旅游。由于之前顿林与他们接触过,所以一到九江,这家企业就找到顿琳,希望她能介绍九江的景区和景点,而顿林也愉快地接受了。为答谢顿林的付出,该企业旅游团队现场捐款1万元,由顿琳负责转交给瑞昌市花园乡茅竹小学。
尽管在公益项目中,顿琳获得了很多公益组织的认可,但让顿林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
顿林说,她儿子今年上初中一年级。作为母亲,她有时真的感到有些内疚,因为她陪儿子的时间真的很少。
今年“六一”前的晚上儿子对她说:“妈妈,明天是我小学的最后一个‘六一’节了,你能陪我吗?”顿林告诉儿子:“妈妈要去特殊学校陪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过节。”儿子撅起小嘴作罢。
“我最大的安慰是儿子乖巧听话,学习自觉性和自理能力好。”顿林说,这是儿子对她最好的支持方式。
作为妻子,顿林对丈夫深怀感激之情,丈夫也曾劝过她:“家里事多、孩子还小,你要做志愿者我不反对,再等几年好吗?”可顿林始终放不下志愿者这个名字,她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停止志愿者工作。其实作为丈夫并不是“小气”地不让她去做志愿者,而是心痛她太累太辛苦。
怀着感恩的心参加志愿者,怀着传递爱的愿望参加服务。七年多,“顿林”这个名字已经在公益组织里无人不晓,其实她的真名叫欧书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