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居网_中国家居门户媒体网站-乐享精致家居生活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装修 设计 瓷砖 涂料 地板 卫浴 吊顶 暖通 橱柜 门窗 净化 五金 建材 电工 窗帘 壁纸 家纺 灯饰 饰件 衣柜 沙发 床榻 桌几 童用 洗衣机 小家电 电视 冰箱 空调 数码 家电 厨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

何兴远的电影人生"不散场"

2015-03-06 10:57:59  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阅读: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20世纪初至今,中国电影业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发展与繁荣,电影已经成为中国人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文化产品之一。在九江县城子镇,有一位名叫何兴远的乡村电影放映员,从1973年开始在人民公社放电影至今,已经放了40多年。如今,虽然他62岁了,但他仍旧放不下他的电影放映机。为了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他依旧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哪里有渴望电影的眼神,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大银幕上的光和影,就是他人生最眷恋的风景。

  昨日,浔阳晚报记者走进了何兴远的“电影放映世界”。

现在用的是数字化电影机,可何兴远操作起老电影机来依然娴熟。

  现在用的是数字化电影机,可何兴远操作起老电影机来依然娴熟。

两台70年代的电影机仍旧是他的宝贝。

  两台70年代的电影机仍旧是他的宝贝。

老电影机在他的保养下仍旧能够正常工作。

  老电影机在他的保养下仍旧能够正常工作。

  20岁就当上了电影放映员 一干就是几十年

  何兴远老家在九江县城子镇彭湾村。走进简朴的农家小院,记者听到了一阵喧闹声。原来,何兴远正在家中调试放映设备。2014年的126场电影全部放完了,趁着空闲,何兴远将放映机保养一下。在九江县11个乡村电影放映员里,何兴远算得上资格最老的,今年62岁的他,已经整整放了42年的电影。

  在何兴远家,至今还保留着两个“古董”放映机,一台是1975年的胶片放映机,另一台则是1976年的。记者见到何兴远时,他正像呵护宝贝一样在精心擦拭着他的那两台老式放映机。他笑着说:“曾经有人花高价钱要买走我的这两台老放映机,我没舍得卖。”

  记者注意到,这两台老式电影放映机型号不同,一台是便携式的,另一台稍大一些,两台机子都是“长江牌”的,生产厂家是南京电影机械厂。刚开始,记者还以为这两台老胶片机子已经不能放映了,没想到何兴远说这还能用。当着记者的面,何兴远捣鼓了一下,将一卷电影胶片放上去,接通电源后,墙壁上就出现了电影投影,一部名叫“新方世玉”的武打片就开始放映了。何兴远告诉记者,自己没事的时候就把这两台老式的胶片放映机拿出来通电、保养,不让它出任何毛病。

  提起自己成为放映员的经历,何兴远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自己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公社的电影队。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城里人想看一场电影都不容易,更别提农村人了。做电影放映员,不但自己能看电影,还能让其他人看电影,当时,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

  电影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他也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虽然只有62岁,但何兴远头发几乎都白了。他说起自己对电影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就滔滔不绝:“一辈子就爱上了它,只有经历过那个匮乏的年代,才明白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渴望有多么强烈。那时候,我只要一放电影,村子里一定是人声鼎沸,有时候七八百人搬着凳子往那儿一坐,没凳子的就里三层外三层地站着,有些村民甚至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一晚上要放四五场,整晚都不能睡觉。放完后到下一个放映点,我人还在这个放映点,下一个放映点的人已在那等。”

  那时候的他从18时开始放电影,赶场子似的一场接一场。放映设备很重,光胶片就有5公斤,更别提那些几十公斤重的放映机和发电机了。每次,何兴远都要背着这几十公斤重的设备,走上数十里的山路,赶往下一个放映点。“当时山路很险,羊肠小道完全靠走。我们一晚最多放过五场,第二天天亮还要还胶片,时间不卡准是不行的,一天走了200里路。”

  回忆起几十年前放电影的场景,何兴远说,那些日子尽管很辛苦,但他从不觉得疲惫。因为他从村民眼中读出了渴望与需要,村民也真心地爱戴他这个乡村放映员。

  然而,何兴远的快乐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时光流转,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视开始普及,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1986年,何兴远所在的乡村放映队解散了,他无奈地离开了挚爱的岗位,离开了心爱的电影放映机。

  电影业遭遇“寒冬” 他自费购买放映机

  没有了电影,何兴远的生活仿佛缺失了一大块,心里空落落的,怎么也填不满。他总是在家中回想以前放电影的欢乐时光,想念发电机的嗡鸣声,想念胶片的光滑质感,想念曲终人散时乡亲们端来的热腾腾的面条,也想念那灯火不眠的一夜又一夜。1991年,按耐不住的何兴远做了一个决定。即便乡村放映队不在了,他也要继续放电影。他和老伴商量了一下,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自费购买了一台电影放映机,重操旧业。

  何兴远还是那句话:“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能干几年就干几年,我爱好这个。”一台放映机要两千元,相当于何兴远全家忙上一整年的收入。放映队解散以后,去电影厂租影片也要自己掏钱,租一天要20元。靠着放映一次50元的收入,何兴远勉强维持着生活。

  上世纪90年代,看电影的人很少,电影似乎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大伙只有在节假日、婚礼庆典的时候才会邀请老何给全村放上一场电影。在这段中国电影业最困难的时期,何兴远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坚持,也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何兴远说:“那时候,基本上每个电影公司都瘫痪了,所有的电影院都停了。我去拿影片,电影公司还是比较支持的,在不景气的时候,电影公司仍会买上40多部影片。”

  文化下乡 何兴远迎来了他电影事业的春天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电影业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应县电影公司的邀请,何兴远再次成为一名职业电影放映员。加上政府对“送文化下乡”的重视,每一次放映后,何兴远能够拿到65元的补贴。何兴远说,当年的放映员很多都已经改行,只有他坚持了下来。

  从2006年开始,何兴远的电影放映设备经历了一次“鸟枪换炮”的大更新,政府为他添置了一台数字电影放映机,一套放映设备5万多元钱。对这套新装备,何兴远倍加爱惜。每次放电影之前,何兴远都要放一些农村防火知识、卫生常识等宣传片,向村民普及科普知识。何兴远说,他放得最多的时候,一年放电影400多场,2014年到各村放映了126场,已经完成了当年的放映计划,2015年要到3月份才开始放映。

  在村民们眼里,一到春天,老何依然会像从前那样,孤身一人顶着朝阳出门,披着星光回家。田间地头,依然可以看到他背着设备,提着放映机的身影。采访结束时,老何笑呵呵说道,他的人生是一场永不谢幕的电影,有生之年,只要走得动,他就会一直放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精品家居网无关。精品家居网对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电话010-52887150),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推荐资讯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VOGUEBusiness在米兰时装周引领家居筑巢新风尚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美的LINVOL国庆如何花式整活?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
Denon Home Amp功放新品发布:重新定义无线音质体验
Denon Home Amp功放新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海”:音乐与空间的奢华交响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
最新家居资讯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4-2015 HOUSELIFE.COM.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 精品家居网 ]版权所有
合作热线:400-019-6898
关键词:精品家居网 | 精品家居生活网 | 精品家居新闻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6023283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