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烙画之前需要先用铅笔在画纸先画好雏形。
万师傅花了半年时间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万师傅的得意作品百寿图。
记者 尹歆/文 谢文/摄
与一般人用毛笔作画不同,万秀清老人写字作画的工具却是一根电烙铁。走进万秀清老人的家中,墙壁上随处可见老人的作品,内容涉及书法、花鸟、人物画,老人说自30年前第一次被烙画吸引住后,他便爱上了这个偏门的艺术。
电烙铁温度高,与一般的纸张接触,时间稍有停顿,便难以控制。但万秀清老人作画却仿佛手握笔墨般,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多年来的经验,让万秀清老人掌握了不少烙画的诀窍,而电烙铁的温度高低,烙铁的粗细,便构成了一幅画作中各不相同的表现元素。
“烙画最看重一个人的耐心。”交谈中老人却表示,烙画本身的技法并不困难,然而却最考验作画者的耐力和细心。以高温之下的电烙铁作画,需十分专注,稍不留神,便会功亏一篑。为了完成一幅长达10米的《清明上河图》,万秀清老人甚至花费了半年的时间,而这幅用心之作,自然成为老人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
老人说,接触烙画的30多年来,他用坏了近80根电烙铁,创作出了500余幅的烙画作品。但66岁的他仍在不断练习和学习,并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提高自己,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画如人生、人生如画,正是老人的这份坚持,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电烙铁下耐心绽放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