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教授对国际关系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一个多月前,金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九江家中。十一年来,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回家假期中最长的一次,他想念家乡的饭菜,阔别多年的同学,还有快说不标准的九江话。
2004年金凯离开中国到韩国求学,从九江到首尔,从博士到韩国延世大学教授,这个年过40却依然身姿挺拔的男人有无数的感受要说。
第三个十年
金凯是地道九江人,他还记得小时候是怎么被父亲一把扔进南门湖的,“我爸说游泳根本不要学,丢到水里就会了。”或许就是因为那一丢,他的水性一直很好,“除了蝶泳要专门练习,其他的我都会。”
水边城市中,水性好的大有人在,金凯的天赋也不算稀奇。但是除了水性好,还能把各项体育运动都玩转的却不多。“我体育挺好,长跑、短跑、跳远、跳高都还行。”说还行算得上谦虚,1993年金凯从九江一中毕业,“好几项成绩破了校纪录还保持了好几年。”
优秀的体育成绩证明了优秀的身体素质,当年高考金凯高分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录取,学的是英语。从此金凯和部队结缘,军校一向严格,除了文化学习,学员们一样要参加各种训练,部队生活在金凯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即使已经毕业多年他依然腰板挺直,保持着军人的风姿。
军校毕业后他进入总参工作,此后又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攻读国际关系。研究生期间,“我得到了一个交换项目,到韩国交流一年,”正是这一年的交流为金凯之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项目是关于中韩关系,回来后导师就建议我到韩国继续深造。”韩国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在亚太关系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攻读国际关系自然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广阔的视野,留学韩国确实是个好选择。
没有犹豫,没有等待,2004年金凯登上了飞往首尔的班机。那个时候金凯已经30岁,跟那些十几岁就出国的留学生比,他无疑多了成熟和稳重,但是身处异国的孤单和不习惯却没有打折。
“出国前我自学了韩语,有二级水平,可以看懂路牌去超市购物,但是还没有办法和别人深入对话。”在金凯所在的国际学院中,授课用的是英语,“学习没有问题,但是生活就不一样了。”韩国人团体意识很强,生活中会有各种社团,但作为一个外国人,很难融进那些圈子。“你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水平,还要能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内涵,习惯方式等等。不然你不知道人家为什么哄堂大笑,也不知道人家为什么暴跳如雷。”
7年的博士生涯让金凯无暇旁顾,“我要搞懂专业,还要恶补韩语,更要写文章搞研究,更不要说各种必要的交际。”离家千里,在一群陌生人中,不仅要研究学问,更要通过种种成绩来证明自己。压力大的时候怎么办?金凯选择游泳、打球还有弹钢琴。
游泳是一向就会,打球也是无师自通,钢琴是在工作的时候自学的,“其实我还会吹小号,”金凯抬抬眉毛,“可惜不能总是吹,太吵了。”
10年后的今天,金凯坐在桌前,衣饰整洁,温文尔雅,和任何韩国人交流毫无障碍,韩国的生活也在他身上留下印记。
“从进入军校到出国整整10年,这是我的第一个10年。”金凯把10年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这是国内求学期,如果没有这10年,就不会有后来的10年。”而第二个10年则是韩国的10年,“如果没有这10年,我不能成为现在的我。”接下来金凯要进入他人生的第三个10年,“我正站在一个岔路口,还没想好该往哪边走。”
为中国发声
国际关系学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学科,国际关系学者也让人很好奇,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呢?
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金凯作为国际关系学者天天关注的也是这些内容,“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写各种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发声。”
有一次金凯撰写一篇文章时原文引用了美国一位官员的话,“这段话曾经被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这种已经见报的话我觉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这个美国官员竟然找到出版社编辑要求把这篇文章删掉,“因为文章中的这段话在中美关系上比较敏感,”金凯表示,“我不同意,编辑也私下向我表示支持。”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网页上的跟帖一时猛增,“这不仅是表达对国际关系的一个看法,也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民间也可以为这些事情直接发声。”
在金凯看来,中国现在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国际上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甚至误解中国,“刚到韩国的时候,还有很多商店门口放着不欢迎中国人的字牌,”金凯表示,“而我要做的就是更多地发声,让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发展的中国。”
九江生活首尔生活
回到九江,研究国际关系的金凯似乎一下子没那么“高大上”了。他也会参加同学聚会,不过发现好像说一口纯正的九江话有点困难了,“我会说啊,可是说着说着会发现某个词不会说了,最后说出来的应该是‘九普话’。”于是金凯发现了10年异国生活的后遗症,“在家里和爸妈说话也会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想想那个该怎么说。”
既然是休假,时间比较松散,除了在家看各种资料写各种文章,他也会出门休闲,不过休闲的场所很有趣——超市。“我最喜欢逛超市了,又热闹又自在。”在金凯看来,逛超市不一定需要买东西,光是看看也赏心悦目,人虽然很多,但是也不需要自己一定要说话,看着别人买,听着别人说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于是沃尔玛成为他最常去的地方。
他觉得九江是让他自在却又出现了距离感的地方。“这里是我的家,但是我已经不熟悉它了。”回家后的金凯也会经常开车到处看看,一中新开了大门,以前明明是座山的;新桥头没有桥了,河也成了大马路;八里湖这个地方,怎么还会有这个地方!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抵不上能在晚上安静地睡一个好觉,“韩国等级观念很重,如果我在韩国的‘兄’半夜打电话叫我喝酒,”金凯笑着说,“他说完就会放电话,我不能解释,不能推脱,只能赶紧穿好衣服赶到地方,不然就会被人排斥。”
现在金凯正在筹划是否回到中国继续研究,“这是我的第三个10年,我希望有变化也希望有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