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手指纤细修长,很多人对这一双手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总是从这双手中接过各种各样物品,有的时候是一双棉鞋,有的时候是一袋米面,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馒头。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却牢牢记住了这双曾在黑暗中帮助过他们推开窗户的手。
搬运爱心物资。
福利院照顾老人。
忙碌的义工队员。
为老人穿上新棉鞋。
记者 周慧超/文 李涛渊/摄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有人忙着给一年的工作来个漂亮的收尾,有人在忙着洗刷晾晒给家里大扫除,有人忙着大包小包购置年货……对于安丽来说,现在也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但是大多数人忙的是工作,她忙的却是慈善事业。
在九江,很多人都知道“安姐”这个人。她的手指纤细修长,很多人对这一双手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总是从这双手中接过各种各样物品,有的时候是一双棉鞋,有的时候是一袋米面,有的时候仅仅是一个馒头。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却牢牢记住了这双曾在黑暗中帮助过他们推开窗户的手。
30年前,踏过半个中国刚刚从草原来到九江的安丽,并不清楚自己会走上慈善的道路。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达斡尔族姑娘的豪气和灵秀细腻。“我需要做一些事,让自己感觉更加真实。”
福利院的老人穿得暖不暖?一些贫困家庭年货买了没有?一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很多人都在忙着购置年货,安丽和浔阳区义工联的义工们也在忙,但是她忙碌的对象却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棉鞋厂到福利院,从粮油市场到困难户家中,从义工联办公室到家里……安丽的生活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一刻也没有休息。
1月24日上午,安丽与义工小潘一起来到棉鞋厂,“这家棉鞋长的老板很有爱心,他答应给福利院捐赠400双棉鞋,”安丽说,“一双棉鞋很小,带来的温暖也很有限,但是对于老人们们来说,就好像密不透气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窗户。”随后,安丽他们将棉鞋运到了浔阳区义工联的活动室,然后马上办好登记手续。期间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她已经筹集到了走访30家困难家庭的大米,食用油也到位了。
下午,正在为新疆同胞织毛衣的义工也来到了活动室织毛衣,这是妇联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百万家庭一线牵”活动,义工们织的毛衣将由省妇联集中送给江西援疆对口县的克州阿克陶县的新疆同胞。同时,安丽还在不停地安排第二天的走访活动,联系好社区和困难家庭,安排分组走访的义工和车辆。
天色渐渐暗下来,她看着办公室里成堆的物资松了一口气,缓缓拿起手机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参加走访的义工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义工联,搬运走访的物资,然后挨家挨户的来到困难家庭,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一一送到他们的手中。下午,他们又带着爱心棉鞋来到了浔阳区社会福利院。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对他们再也熟悉不过了,“她是我们的老熟人”,一名老人指着安丽笑着说。义工们分派完物资,就一边和老人们拉着家常一边为他们穿上新鞋,看看是不是合脚。这样的场面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因为不论是对于义工还是老人来说,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
“安丽每年光是参加活动的义工时间就有300多个小时,如果包括每天处理的日常工作、对接社会救助、活动的前期和善后工作,平均算下来,每天都在8个小时以上。”身边的朋友说,安丽每年筹集的爱心物资价值近30万,做义工她从来义不容辞。我们无从得知那天下午她在电话里和家人说了什么,但是第二天她的脸上却没有看到疲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