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居网_中国家居门户媒体网站-乐享精致家居生活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装修 设计 瓷砖 涂料 地板 卫浴 吊顶 暖通 橱柜 门窗 净化 五金 建材 电工 窗帘 壁纸 家纺 灯饰 饰件 衣柜 沙发 床榻 桌几 童用 洗衣机 小家电 电视 冰箱 空调 数码 家电 厨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

好村医宋康宁

2015-03-06 10:29:52     阅读:

 fddcc4ca0b4152dff8a5b68cccacaf1d.jpg

  本网讯 记者 梁欢 吴平

  “感冒有几天了,咳嗽不,有痰不?”10月22日早上10点,记者在澄溪镇向阳社区卫生室里见到宋康宁时,他正在给一名小孩看病。从早上6点半来到卫生室,这已经是宋康宁当天看的第13个病人。

  抱小孩的妇女廖君涛告诉记者:“孩子吃了5天药了都不见好转,听幼儿园的老师介绍宋医生医术好,才专门过来看病的。”

  号脉、看舌苔、处方,然后提着一杆小铜秤站在满满一架中药柜前按着药方有条不紊地抓药,“薄荷6克、桔梗12克、陈皮5克、连翘10克……”每抓一味药,宋康宁都会对着药方念一遍,他说:“如今年龄大了,这样做才不会出差错。”遇上有药渣的药,宋康宁还会把药倒在报纸上仔细筛出渣子,每一个细节宋康宁都做得一丝不苟。

  送走病人,宋康宁赶紧端起桌上一碗已变凉了的面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说:“今天的早饭算是早的,赶场天基本都要等12点,早饭、午饭一起吃。”

  行医50年,背着药箱走过无数田间地头

  今年77岁的宋康宁是土生土长的澄溪镇人,因为父亲常年多病,从小他就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医生,“我要为像父亲一样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减轻痛苦。”

  宋康宁说:“我是1959年开始学医,跟着老中医柳玉信断断续续大约学了3年多时间。”这期间,宋康宁跟着师傅熟读、背诵了《伤寒论》、《内经知要》、《温病条例》等中医经

  典著作。正是这段勤学苦练的经历,让宋康宁从此打下了过硬的中医基本功。1962年,宋康宁成为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在胜利村卫生站工作,而且这一干就是50年。

  “那时交通条件不好,出诊看病全靠步行,上趟大雷山来回要走好几十里路,经常一走就是4—5个小时。”宋康宁说,“一根针、一把草,背起药箱四处跑,就是我们当年这些赤脚医生的真实写照。”50多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天出诊最少走3—5公里,最多要走10到20公里。从最开始的步行出诊,到最近几年骑自行车、摩托车,宋康宁背着药箱爬过的坡坡坎坎、走过的田间地头不计其数。

  “50年来,自行车骑坏了3辆,摩托车也换了3辆。”宋康宁说,“一想起乡村有需要自己的老百姓,再苦也值得!”

  为贫困病人减免医药费

  “老黄最近怎么样,天气降温了要多注意保暖,多开窗子,适当运动,预防感冒。”每次来到优抚帮扶对象黄洪儒家,宋康宁除了为他量血压查体温外,还会关切地提醒他要注意些什么。从2010年2月开始,宋康宁就将黄洪儒的日常体检和护理全包了下来,药品只收成本价,检查费用全免。

  像黄洪儒一样的优抚对象还有7个,从2010年以来宋康宁全部都结成了对子,经常帮助他们,为他们减免诊疗费、药物等费用。

  多年来,遇上家庭困难的患者,宋康宁一般都不收出诊费,只收取基本药费,遇上前来看病的贫困患者,他不光提供食宿,免收药费,甚至还为他们解决回家的路费。

  宋康宁说:“‘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扶危帮困也是我的准则。”宋康宁是这么说的,同时也用一言一行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宋医生真是好人,他不仅医术好,而且还收费便宜。”家住澄溪镇富华新城84岁的杨治明老人告诉记者,3个月前她老伴郭淑华的脚莫名其妙长了一个脓疮,下床走路都成问题,宋医生换一次药只收3至5元,没想到才10多次,老伴就基本上可以走路了。“要不是宋医生,说不准我这老腿就废了,真的很感谢宋医生。”杨治明感激地说道。

  “宋医生又来看我们来了!”刚走进澄溪镇敬老院,还没来得及靠稳摩托车和放下背上的药箱,宋康宁便被88岁的龚凤琴老人认了出来。在龚婆婆的招呼下,在院坝里活动的10多位老人一下子就把宋康宁围了起来,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看得出来,宋康宁是这里的常客,而且很受老人们欢迎。

  27年来坚持为老人送医送药

  “每隔一段时间,宋医生都要来为我们免费检查身体,还经常买东西来看我们。真的是个大好人。”一提起宋康宁,87岁的夏兴发就不住地称赞。

  “宋医生自己收入本来就不高,还经常来帮助、看望我们。”61岁的残疾人肖维新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宋康宁都要买上白糖、水果、饮料、土鸡蛋,叫上三轮车送到幸福院来,年年如此。肖维新说:“这么多年,宋医生送给我们的东西数也数不清。”

  澄溪镇敬老院负责人李承贵告诉记者:“过去宋医生都是给敬老院和金色家园的老人

  们送物品,最近几年开始送钱了,每年春节会亲自上门给每个五保老人40元钱,而且还为生病的老人免费看病,20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1986年到2013年,宋康宁每年都要为贫困老人义诊、送药,看望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五保老人,特别是1986年,他拿出多年积蓄的270元资助老人们,获得了周围群众的称赞。”澄溪卫生院院长卢盛茂说,“当时的工资一年才200多元,这种情怀十分难得,更重要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真是乡村医生的楷模。”

  整理中医临床经验10余万字

  宋康宁的书案上,堆放着厚厚几摞他行医半个世纪以来,搜集、整理的病例、病案、药方,以及他最近几年编写的一些中医著述手稿、警世格言。他说,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来行医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人生体会,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中医发扬光大。2004年,宋康宁撰写的论文《外科浅摘》,还入选垫江县医学会第二届中医学术会,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写书不是为了出名,就想着弘扬我们祖国的中医文化。”为了让中医发扬光大,宋康宁刻苦专研,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从2000年起,10多年里利用每天行医的空余时间,把自己行医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整理成册,一笔一划写出了《论婴幼儿疾因》、《疑难杂症》、《外科临床》等5部10余万字的中医著述。

  除了中医方面的著述,宋康宁还整理了一系列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长寿秘诀,写出了《劝君莫赌博》、《莫生气》、《家和万事兴》等有益家庭和睦的三字经、顺口溜,并编印成册,无偿地送给左邻右舍和乡亲们。

  “这本《延寿之道》有104页,内容涵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生活禁忌、健康食谱、健康指南等。这本《老年人的圣药秘诀》则是强身健体篇。”宋康宁说,为了更好地编写这些资料,他自费订了《大众健康报》、《家庭医生报》、《中国社区医师》等报刊钻研长寿之道。

  “中医博大精深,包含了许多文化精华。”宋康宁告诉记者,他只希望这些书能对后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参考。

  “人活着,这一生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宋康宁说,他一生只想当好一个好郎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精品家居网无关。精品家居网对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电话010-52887150),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推荐资讯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VOGUEBusiness在米兰时装周引领家居筑巢新风尚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美的LINVOL国庆如何花式整活?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
Denon Home Amp功放新品发布:重新定义无线音质体验
Denon Home Amp功放新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海”:音乐与空间的奢华交响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
最新家居资讯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4-2015 HOUSELIFE.COM.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 精品家居网 ]版权所有
合作热线:400-019-6898
关键词:精品家居网 | 精品家居生活网 | 精品家居新闻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6023283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