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18年来,她每天都做着同一件工作,一件既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也高度危及自身安全的工作;18年来,经她之手的化验单,从未出现过一次差错,也从未因血液质量引发一次事故——
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把血液标本放入标本盘,然后放入全自动酶免检测分析仪……18年来,龚帅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每个步骤,她都做得一丝不苟。
“血液是直接输入患者身体,一定要检验精准,确保检验结果无误!”今年39岁的龚帅,从川北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采供血及血液检验、血液质量检测工作。作为县人民医院中心血库的主管检验师,龚帅每天都与病人的血液标本打交道。虽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感染疾病,但她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尽职尽责
11月7日,记者见到龚帅时,她正在检验室里做血液试验。每次拿到血液标本,不管标本有无传染的可能性,龚帅都会先用肉眼观察是否符合检验标准,然后再对标本进行编号,最后逐一进行检验、核对。
“血液质量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龚帅常常这样告诫自己。每天面对数以百计的检验报告,每次发出前,她都要认真核对。一旦发现结果与病人的病情不太相符或者血液质量有问题时,她就会立马重新检验,并与临床科室医生联系,直到无误。
很多同事都说龚帅有一双“火眼金睛”。县人民医院中心血库主任袁碧和告诉记者,龚帅的岗位是检测的最后一个环节,非常关键。袁碧和说,龚帅从事血液检验工作18年来,经她之手检验的化验单,从未出过一次差错。而中心血库自成立以来,至今也未发生过一例因血液质量而引发的事故。
任劳任怨
“妈妈经常半夜加班,有时过年都在检验室里……”这是龚帅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作文《我的妈妈》中的一段话。
因职业的特殊性,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龚帅心里也不好受:“是啊,我对儿子亏欠太多了。”
“龚帅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无论是科室工作,还是业务问题,她总是积极主动。”袁碧和说,从事血液检测,龚帅常常下班回家后接到电话通知,就得马上赶往医院。加班到凌晨一、二点,甚至通宵,这是常有的事。
袁碧和回忆,2010年5月6日,我县特大风雹灾害发生后,大量的受伤群众需要输血。为抢救受伤群众的生命,龚帅和同事一连加了一个星期的班,每天呆在检验室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尽管如此,龚帅没有一句怨言:“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我们的累能减轻患者痛苦,甚至挽回宝贵的生命,值得!”
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血液检验师,光有一腔热忱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龚帅的服务对象除了病人,还有临床科室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工作量极大,而且繁琐。每一份检验报告,每一个检验结果都可能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18年来,龚帅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新业务讲座等。工作中,她特别注重检验过程的全程质控,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血液检验质量。在她看来:确保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这既是追求更是责任!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18年来,龚帅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满腔热情,赢得了广大患者以及同行的认可。她多次被医院、卫生局、全县医疗系统评为“岗位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医生”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