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 梁欢 吴平 实习生 杨华
12月15日,迎着扑面而来的墨香,记者走进了赖建军的书房。10余平方米的书房里,除了一溜靠墙的大书柜及里面整齐摆满的各类与书法相关的图书外,其余墙面几乎是见缝插针地挂满了主人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
手握大斗笔、凝神贯注的赖建军正在一张四尺宣纸上挥毫泼墨,少许,一张苍劲有力、入木三分的行书“厚德载物”便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一横一竖,勾勒出黑与白的经纬,一提一按,翻腾着得与失的心态。不在乎光亮的脸颊布满皱纹,不在乎青春的颜容逝去光芒,只因有梦,人生总是五彩斑斓。”这是赖建军《习书感悟》中的一段,他说:“从7岁学习书法,50年了,我一直在路上,一直遨游在我们祖国博大而精深的书法艺术里。”
结缘书法
1957年3月,赖建军出生在普顺镇和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幼时的他常听曾当过教师的父亲说:“一个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还应具有琴棋书画的情趣。”在父亲的影响下,赖建军立志也要像父亲说的那样,做一个有琴棋书画情趣的人。
“我与书法结缘,还离不开我不识字的婆婆。”赖建军回忆,7岁那年,他放学回家,看见婆婆正准备用一本线装的古书生火,出于好奇,赖建军从婆婆手里把古书抢了过来,也正是这本古书,把赖建军引上了书法的道路。赖建军说:“这本线装书,其实就是一本颜真卿的字帖。”
自从得到了这本从灶门前抢来的字帖后,赖建军便被字帖上一个个漂亮的字吸引,赖建军说:“真是爱不释手,我几乎吃饭睡觉都把那本字帖带在身边。”一有空闲,赖建军就会照着字帖用燃烧过的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地临摹。
从此,赖建军对书法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执着追求
“因为写得一手漂亮字,报考参军时,我被部队优先录取。”1976年底,高中毕业的赖建军参军入伍,赖建军告诉记者,当时部队还特许他带着笔墨纸砚入伍。
“真真正正地系统学习书法,就是从部队开始。”入伍后的赖建军,总会利用闲暇的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一有空我就会用毛笔蘸着水杯里的水,在地板上练习书法。”就连吃饭睡觉的功夫,赖建军都会用手指比划字体、字形。慢慢地,赖建军的书法也写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好。
“我所在的部队位于河北保定,是一座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城市,当地有许多著名的书界名人。”赖建军因为书法的缘故,有幸结识了赵逢明、陈椿元等书画大师,在他们的指导和培养下,他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1983年,赖建军还获得了三十八军全军书法比赛三等奖。
传承国粹
1986年,赖建军转业回到垫江。先后在县委办公室、保密局、机关工委、财政局、贸易委、商务局等单位工作,但不管走到哪个单位,赖建军都会带上心爱的毛笔,悉心练习书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赖建军辛勤汗水也为他浇注开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全国部分书画作品邀请展”、“炎黄子孙书画大赛展”、“洞山杯全国书法大展”、“琴岛杯首届全国书画大赛展”、“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展”,并获得四川省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钢笔圆珠笔书写大赛优胜奖、全国书画大奖赛优秀奖、第二届文明杯全国写字段位大赛优秀奖、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优秀奖、牧野杯国际书画大奖赛优秀奖等全国各类大奖,并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书法作品近百幅。
不懈的努力,也让赖建军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肯定。在先后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和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后,2006年,赖建军被选为垫江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又在县书协换届中,被推举为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此外,赖建军还是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面对荣誉,赖建军显得很淡定,他说:“书法艺术是我们祖国的国粹,为弘扬我们祖国的国粹,我还要更加努力,笔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