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娟
乙肝、艾滋病、肺结核、SRAS、 禽流感……这些都是大家熟知而感到恐惧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可以远离,而她却别无选择。24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在病房特有的气味中,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传染病人的病床边,度过了炽热的青春年华;在亲人的担忧和焦虑中,她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一个个期待救治、抚慰的病人。
她就是我县传染病防治一线护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女工委主任刘志飞。
视病人如亲人
“谢大爷,你莫忙着走嘛,坐下来我慢慢给你说……”昨日,记者见到刘志飞,她正扶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坐下。
“我这么大年纪了,反正也活不到几年了,懒得治了!”“你这样想就不对了。你儿女都大了,都想让你进城享清福呢!”刘志飞一方面耐心地给谢老分析病情,一方面给谢老做起了思想工作。半个小时后,刘志飞终于说服了谢明尧。
“谢大爷是‘牛脾气’,来硬的不行,要来软的。”刘志飞送走谢明尧后告诉记者,谢明尧是高安镇人,是她在2004年诊治的一位肺结核病人,由于谢老嫌进城看病麻烦,每个月都不按时拿药,有时甚至几个月不来,肺结核得不到根除,一直不断根,今天一检查,才发现谢老的结核病发展成“耐药结核”了,现在吃治疗结核的一般药物根本就不管用了,必须劝他入院进一步治疗。
刘志飞说,结核病属于传染病,有的病人怕周围人嫌弃,对医护人员及家属都很戒备,从而产生自卑心态,对待这样的病人,她便以和蔼的态度和患者攀谈,尊重病人,想方设法地找时间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属沟通,关心患者的生活,从而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有些病人则是意志消沉,缺乏治病的信心。对这一类病人,她就会先站在患者亲人的角度给患者加油打气,然后再给他们讲清病因,消除病人的焦虑,使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疾病。
像谢明尧这样的病人,刘志飞诊治了很多。由于刘志飞总能像亲人一样维护患者利益,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病情、排忧解难,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都很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任劳任怨
“她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萍这样评价刘志飞。刘萍说,每当人手不够时,我们总会想到让刘志飞来帮忙,她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从没有说过一声累。1990年,刘志飞从涪陵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鹤游区卫生院,当时年仅17岁的她既负责门诊工作又负责医院的采购、统计工作;1993年,刘志飞调到县良种场职工医院。2002年,刘志飞进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待、工会会计、药品管理员、女工委主任……凡是能学的,能干的,刘志飞从不推辞,总能学得快,干得好。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刘志飞说,虽然她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员,但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赢得病人的信赖,帮助他们战胜病魔。她从每一个传染病患者的笑容里,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真正价值。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24年来,刘志飞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始终奔波在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正因为如此,刘志飞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2013年国际护士节还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护士”;今年,刘志飞又获得了“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在结核防治科,每天面对的不是鲜花和笑脸,而是大量饱受疾病折磨与摧残的面孔,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刘志飞没有抱怨,没有厌倦,没有退却,而是始终以博大的仁爱之心和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关爱、呵护、帮助每一位患者,以女性特有的温婉善良去感化他们,视病人为亲人,让患者重拾生活的勇气,她的一言一行无不忠实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