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朱进然
每年教师节前后,和许许多多坚守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样,赵平英的手机短信提示几乎一直没有停过。
一条条或平实或华丽、或深沉或跳脱的短信,让赵平英的神情或欢喜欣慰、或微笑或莞尔,百般滋味一一浮现,唯有一种感觉永恒不变——那种感觉,叫做幸福。
“待到桃李芬芳时,我在丛中笑。为人师者,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这是赵平英获得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时的感言。呕心沥血育桃李,是赵平英十余年从教生涯的真实写照。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赵平英笃信,每位学生都有成才之心,只要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就能为他们找到成才之路。
赵平英送走的上一届高中三年级班上有一个学生叫陈川(化名),多年前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方杳无音信,父亲外出打工一年难得见上一次面,跟着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和许多从小缺乏关爱和教育的孩子一样,陈川养成了我行我素、放任自由的性格,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各科老师不甚其烦,同学们也不爱和他打交道。
才入学不久,陈川就因破坏公物被学校通报批评。从此,他和班上的同学渐行渐远,越发孤僻和放任了。
“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赵平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赵平英观察发现,陈川虽然胆大妄为,但从不欺负班上的同学,而且在体育课上异常活跃。
开学后一个月,在理清班务工作、了解了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之后,赵平英开始主动找陈川交心谈心,像母亲一样,不厌其烦地时常关注陈川在学校的生活,并号召班上同学摒弃成见,和陈川交朋友。
人心都是肉长的。赵平英的关爱像春雨,润物无声,逐渐打开了陈川孤僻的心灵。
半期之后选任班干部,赵平英提议陈川担任体育委员,获得了班上同学全票通过。之后的几个学期,陈川带领班上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连获佳绩。而陈川自己,也因体育特长,考入了成都体院。
“赵老师,从您身上,我感受到了从小渴望的母爱,是您,给了我坚强和改变的理由。”已进入大三的陈川在10日凌晨给赵平英编发了节日问候。他想让老师第一个看到他的名字。
谈及教育管理学生的经验,赵平英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可讲。她只是以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以一名母亲的心态,平等地关爱着每一位学生。
从教以来,赵平英一直在垫江一职中担任高中班主任,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有多少调皮的学生在她的引导下,走上了成才之路。
只有从祝福短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那些岁月的痕迹,让赵平英沉醉其间,回忆着、幸福着。
“教学没有捷径,多一份付出,才能多一分收获。”
“涵涵,乖,把语文本拿出来,妈妈给你念听写。”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赵平英对自己的女儿也充满了温情和关爱。每天下午放学后,给正在实验小学上二年级的女儿听写字词是赵平英作为家长的必修课。
与其他家长唯一的区别在于,赵平英给女儿念听写,是通过手机。平常如此,许多周末也如此。
赵平英任教的垫江一职中,离县城并不远,十多分钟的车程,半小时就一个来回。
然而,赵平英却抽不出、也舍不得这点时间。这一学期,她不仅担任了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还任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
白天,她要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务;晚上,她要随堂辅导学生、查寝、找学生谈心谈话;课余时间,她还要钻研教育管理、数学教学方法……在她的日程表上,基本没有休闲时间。
或许,忙里偷闲给女儿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听写字词,就是赵平英一天最放松的时段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
多年来,赵平英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成绩和任教的数学学科成绩,均名列学校前茅,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许多家长都争相把孩子送到她的班上。
不仅如此,她还担任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主动上研讨课,承担课题研究,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2011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2012年“人教杯”全国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指导年轻教师参加2013年重庆市中职数学优质课大赛获第一名……
“教学没有捷径,多一份付出,才能多一分收获。”赵平英说。平凡的话语背后,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的坚守和努力。
“如果有点成绩,也是缘于对这行的热爱。”
赵平英走着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走的路,可在这条路上,她却走得自得其乐、走出了别样的景致。她的《班主任谈话的艺术》、《激情课堂,让中职学生爱上数学》、《考好高考数学的四大绝招》等10余篇论文先后在市级刊物发表,本人多次被县教委评为“先进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
当有人感叹着老师难做,中职学生难教的时候,她却在职教事业上干得热情真诚,干得爱心满怀,干得硕果累累。
面对成绩和荣誉,赵平英很是淡然。“这些年来,我只是在我热爱的岗位上,做了我该做的事。如果有点成绩,也是缘于对这行的热爱。”赵平英说。
赵平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她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孜孜追求,把自己的青春化作苗圃,笑看桃李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