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涛
她,一名外出务工人员,白手起家立业,成为拥有几百万资产的企业老板;她,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挥洒青春热血,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并带领千千万万农村群众走上致富路。她在生命的舞台上,活出了人生无限的精彩。
她,就是县政协委员、曹回镇石鼓村村民石元会。
回到家乡创业
2008年,石元会怀揣多年打工挣得的二十万元存款,以及返乡致富的梦想,从浙江回到家乡垫江。
“沿海地区招工难,家乡村民无事干。我何不将电子元件发回来,让乡亲们加工增加收入?”十多年的打工生活,以及对家乡情况的了解,石元会决定代理劳务外包,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
“坐在家里挣钱?可能吗!”“加工一颗才一分钱?坚决不干!”“还骗得过我们?肯定是传销!”让石元会万万没想到的是,村民们不但没有接受她的好意,反而认为她要诈骗他们的钱财。村民们的话语像一根根钢针,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村民们的态度像一盆盆冷水,让她感到从头到脚的冰凉!
望着屋里一堆堆还未打开包装的电子元件,望着那一排排崭新的加工桌椅,石元会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十多年的血汗钱就这样让它付之东流?卖房筹得的货款就这样让它成为泡沫?自己的创业梦想,就这样只能得到冷嘲热讽?自己就甘愿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石元会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
不,绝不!倔强的她在心底告诉自己,绝不能向困难弯腰!绝不能向生活低头!我一定要面对困难,振作精神,坚定信心,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石元会开始一家一家拜访乡亲们,动员他们来加工电子元件:“乡亲们,只要你们有时间就行!”“每天发放20元生活补助,当天兑现!”“加工的产品全部回收,你们不掏一分钱!”……
石元会诚恳的态度,得到了部分村民的理解。终于,有20多名村民愿意到她家来试试。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的石元会,缺少资金、没有帮手,还没人理解,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她既是一名培训员,每天一招一式地教村民加工产品;她也是一名炊事员,每天给培训的村民烧水做饭;她还是一名勤杂工,收货、送货、算账、发工资,什么事都做。
再苦再累,石元会都默默地坚持;压力再大,她也默默地承受。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们相信,在家门口,真的能挣到钱!”
带领乡亲致富
2009年春节前的一个傍晚,残疾人曹国华打来电话,希望石元会到他家回收产品,好让他早点领取工资,购买年货。而此时,天色已晚,还下着小雨。去还是不去?石元会有点犹豫。
曹国华家的情况石元会非常清楚:他们一家都是残疾人,生活困难,近几个月靠加工电子元件挣钱,家里勉强有了生活来源。“他双腿截肢,还拖着残疾的身躯为我加工产品。我怎么能在他有需要的时候不管呢?”
最后,石元会还是决定到曹国华家去。于是,她撑了一把伞,一头钻进了雨雾中。
到了曹国华家,石元会马上收货验货、检查质量、计算数量、发放工资。等把曹国华的工资支付清楚,天已经全黑了!
天上依然下着雨,冰凉的寒风刮在脸上,让石元会感到有些寒冷。她一手拎着货物、一手撑着雨伞,在又湿又滑的乡间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匆匆忙忙地往回赶。
突然,她的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整个身子重重地摔倒在泥地上。电子元件洒落一地,雨伞也飞了出去。她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全部沾满了淤泥。更为严重的是,她的脚扭伤了。
漆黑的夜晚、乡间的小路,冰凉的雨水、刺骨的寒风,洒落一地的电子元件,以及脚上钻心的疼痛,让石元会感到非常地绝望、恐惧与无助。泪水,和着雨水,从石元会的脸上,簌簌地流下来……
隔了好一会儿,石元会才挣扎着从泥泞中站起来。看着周围洒落一地的电子元件,想到自己创业的种种艰辛,止不住的心酸一下子涌上心头,泪水再一次从她的眼眶里流了出来。
风雨严寒中,石元会顾不得抹去身上的淤泥,也顾不得拧干满身湿透的衣服,更顾不得拭去满脸的泪花儿,她唯一顾得上的,就是那些泥地上的电子元件。她蹲下身子,伸出双手,把洒落在淤泥中的电子元件一颗、一颗、一颗地捡起来。天气依然寒冷,黑暗依然笼罩着四周,雨依然不停地下着,寒风依然呼呼地刮着……
就这样,在石元会的努力坚持下,她的劳务外包产业迅速壮大起来,参与电子元件加工的村民,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几万人。她也成立了电子元件加工公司,当上了老板,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人生梦想。
因为坚持与执着,更因为石元会在我县产业发展中做出的重大贡献,石元会先后被评为“增收带头人”和“垫江县首届道德模范”。2012年1月,她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
从打工妹,到企业老板;从企业家,到致富带头人;从农村妇女,到道德模范;从普通群众,到政协委员,石元会在创业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精彩。
石元会,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一往无前的追逐,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人生梦想;她用锲而不舍的坚持,让自己人生达到了一个让人仰望的高度,升华了人生境界,谱写了人生华章,铸就了生命永恒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