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幕幕轰轰烈烈的LED产业投资浪潮开始不断升温并席卷了整个资本市场,外资、国企、民企、风投、基金纷纷涌入。许多原本是做传统产业的企业也难耐寂寞,纷纷加入了LED的行列,一时间整个行业人潮汹涌,支票挥舞,热闹非凡。在2012高工LED大会上,与会企业纷纷就LED产业投资、兼并购等话题展开热议。 联创光电:LED市场应抓技术优势 十几年前的LED市场是遍地开花,但是经过十几年市场的洗礼、资本市场的变化,LED市场现在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一点联创光电深有体会。联创光电曾经是第一家以“光电”命名上市公司,但因起初看不到市场的快速发展,技术升级并没有赶上。在刚上市的时候,联创光电主要的产品包括有通讯、电缆,制电器,后续渐渐脱离了子公司,现主要产品为半导体照明和LED。由于本身行业变化和技术发展需求,联创光电摒弃了部分业务,现有发展思路是封装推动照明光源的发展,以照明的规模化拉动封装的提升,这些占据了整个公司销售额的70%。 
联创光电 蒋国忠 联创光电蒋先生是公司元老,从LED发展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由国营企业转为上市公司来运作,联创光电经历了国企和名企的交替,这其中的弯路和探索应该值得借鉴。现如今,联创光电已整理出自己明确的思路,抓有相对技术优势的产品,生产有差异化有细分市场有技术优势的产品。在目前竞争最激烈的蓝绿光领域将投入更多。 元晖光电:LED市场烂东西太多 电子商务质量低 LED照明目前大部分还是在商用领域较多,因看不到民用市场的利润,企业在项目投入上则会更多。元晖光电施毓灿表示,“LED市场现在烂东西太多,很多低质量的产品充斥着。在商业照明领域,价格已不是问题。在传统商用领域,例如超市、珠宝、五金、餐饮等场所,照明的功能已不单单是照亮,而是要提供给客户良好的体验。商用照明的市场非常长。民用的照明使用时间变短,但从成本和使用寿命来算却更贵。LED成本每年以20%的速度在持续下降,到现在已达到饱和的状态,接下来下降速度会变慢。整个LED市场的乱象,急需一个淘汰和优化的过程。” 针对现在灯具产品采用了电子商务销售的模式,元晖光电中国区品牌经理刘伟先生揭露,“现在有部分网店,在电子商务最开始兴起的时候,有一些年轻人最先开启了网店,依据流量大的优势,便会去找到代理工厂销售未经过资质认证和品质鉴定的产品,LED一度被别人变成一个品牌。由于他们进入电子商务较早,看到了利润,便不再代理某知名品牌,而会自己注册商标码,然后找到代理,通过拼装组件组合在一起,赚取微薄的利润,每个产品可能大概赚1-2块钱。”元晖光电施毓灿先生进一步补充,“元晖的斗胆灯曾经被拆开仿造成其中一个品牌——奥迪亮,电子商务领域LED的销售还是缺乏监管。元晖光电每年投入几千万研发资金,保证了每一件产品的品质。在深圳龙岗我们设立了中央实验室,目的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生产更优质的。消费者应该把LED的好坏认识提升到如何保护眼睛如何环保的高度上,节省的开支和光效才是最重要的。” 清华同方:中国LED封装量不够 节能补贴实为用户 LED市场的寒冬正在考验着各个企业领导人的神经,在并购和合资的问题上,他们各有看法。清华同方王良海发表说,“对于现有市场环境下,有的小企业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希望找到适合自己规模的收购方,这些小企业5-10台机器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大客户的需求。中国的封装场规模比较小,比之台湾一个月封装在1000KK以上的量,显然产能不足,如果选择3-5家的供量每家达到300KK左右。机台量的缺乏使并购和被并购都处于双向选择和观望的状态,” 
清华同方 王良海 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由来已久,LED照明行业是其中得益最多的。王良海先生分析了其中状况,“国家关于节能减排优惠资金有两种,一种是科研项目,专项金额数量不大,一般是给国家级技术单位。第二种发改委下发的环保补贴,节省的费用实际是补贴给用户的。形式则是由使用单位报批给政府,政府则会根据工程项目拿出改造资金,报批内容需填写清楚,包括转换为光电效率、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等等。整个LED行业的制造成本还相对较高,市场流动资金也才6个多亿,这需要三年才能回收。” 环保口号喊了许多年,真正让老百姓受益的结果并没有实现,LED产品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到家居民用市场,这除了企业还没发现其利润空间外,商用的大面积使用才是目前市场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