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0人参与分享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森鹰PASSIVE120和PASSIVE A+是怎样炼成的”,关键词是“保温性能”。所以我今天就着重围绕着窗在寒冷和严寒地区保温性能这一关键词,详细介绍一下这两款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背后的故事。  谈到窗的保温性能,就不得不研究Uw值,它代表整窗的传热系数。单位是W/(m2K),它表示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外门窗(门窗装修效果图)两侧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北京2013年1月1日推出的新标准,窗Uw值要在1.5-2.0 W/(m2K)之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Uw值这一概念,我举个例子:假设各位100平方米的家中有25平米的窗户,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40度的情况下,这些窗户的耗能为2.0*25*40=2000瓦,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2千瓦的大号电炉子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见Uw值2.0 W/(m2K)这个新标准并不高。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降低Uw值,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常用的公式: Uw=Uf* (Af/ Aw ) +Ug* (Ag/ Aw ) +Ψg* (Lg/ Aw) 一樘窗可以划分为透明部分和非透明部分,透明部分指的是中空玻璃,而非透明部分指的是框体及中空玻璃边部。那么Ug是代表透明部分的参数,而Uf、Ψg则代表非透明部分的参数。Uw就是由Uf、Ug、Ψg三个参数再乘以各自的权数而得来,如果这三个参数数值降低,就可降低Uw值。所以我下面分别从这三个参数入手谈一下如何降低Uw值。 首先来看中空玻璃边部与框体之间的线传热系数Ψg,它对Uw值产生影响最小,大概在10%左右,绝对值也只有0.1-0.2 W/(m2K)大小。但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却很大,由于边部温度最低,导致结露通常发生在中空玻璃的边部。如果Ψg值过高,玻璃边部就会结露;就会滋生霉菌,影响人体健康,减少建筑材料寿命。我们通常是通过采用暖边间隔条以及中空玻璃与框体间缝隙填充绝热材料等措施加以解决。暖边条又分为硬条和软条,硬条有不锈钢的、泰诺风TGI的、瑞士SWISSSPACER的,软条有TPS的、EDGETECH的。根据BF的数据统计,瑞士SWISSSPACER暖边间隔条的效果最好,可以把Ψg值降低到0.03 W/(mK)左右。暖边间隔条增加成本也不大,也是做被动房用窗的必选项所以我们用就好了。 第一个参数Ψg毋庸赘述,让我们还是来看看第二个参数Ug值。 由于玻璃占据整窗面积的60-70%,降低Ug值对整窗传热系数的改善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玻璃Ug值一览表,我们可以看到单玻的Ug值为5.6,后来被2.8的双白玻代替,LOW-E玻璃的出现,又使得中空玻璃的Ug值提高到1.5-1.8之间,如果使用好一点的LOW-E玻璃再充上氩气,双玻的最好效果能达到1.2。三玻两腔代替两玻一腔又进一步提升了Ug值,采用两片LOW-E玻璃充氩气,Ug值最好可以达到0.65。那么用0.65的这种中空玻璃再配以IV68标准的铝包木框体,整窗的传热系数就可以达到1.1左右,如果再换上云杉这样更为保温的木材,整窗的传热系数Uw值就会接近1.0。  因为我们是生产木窗企业,木窗又天生保温节能,所以我们很早就关注被动房用窗了。2009年我接到公司任务要取得PHI的认证,当时我对被动窗的认识还很肤浅,我以为只要Uw值低于0.8就OK了,所以我当即打保票,保证顺利完成任务。我心里盘算,框体不变我把0.65的三玻换成0.2的真空加真空的玻璃,损失点经济效益也无所谓,还是把认证先拿下来重要,怎么也能把Uw值给拉到0.8以下。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PHI给我的回复是“NO WAY”,Ug值只能采用0.7的,Uw值要想做到小于0.8,Uf值最次也要小于0.8才行。 并且提出了一个很新鲜的概念“Ψopaq值”即不透明部分的线传热系数,这个值才是衡量一樘窗是否符合被动房用窗的真正标准。 Ψopaq=Ψg+Uf*Af/Lg 因为涉及到的是玻璃的边部线传热系数Ψg和框体的传热系数Uf值,所以归结为不透明部分的线传热系数。当Ψopaq≤0.065时,被动房配套用窗的节能等级定为A+级,用于极寒地区;当Ψopaq≤0.11时,节能等级定为A级,适用于严寒地区;当Ψopaq≤0.155时,节能等级定为B级,适用于寒冷地区。如果Ψopaq大于0.155,将不予认证。这种分级方式表明,一樘窗仅仅Uw值达到要求是不够的,还要考虑不透明部分的线传热系数,也就是说只依靠玻璃达到Uw要求是不合乎标准的,框体和玻璃要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