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记者从获嘉县委宣传部获悉:河南省涂料协会已经获批,将于六月中旬正式挂牌获嘉县。一个省级产业协会为何选择“落户”在一个小县城?
事实上,涂料协会落户获嘉并非偶然。获嘉县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依托紧邻郑州优势,积极与郑州互动,对传统化工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早在2013年就开始规划建设河南新型装饰材料产业园,打造涂料产业链。
目前已有14家新型装饰材料企业相继入驻获嘉,总投资94亿元,产品涉及甲醇、三聚氰胺、醋酸甲酯、各类树脂、水性涂料等。那么,这个曾经的“煤化工基地之乡”到底能否成功转型,新型涂料产业能否让获嘉增添一抹亮色?
转型升级,小县城做起涂料大产业梦
2009年,按照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获嘉县的主导产业被定为“煤化工及农业机械装备”,随着相关企业入驻,获嘉县增加了一个名片:煤化工基地之乡。
但煤化工基地这张名片并没有让获嘉扬名,2008年后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中新化工每年生产出的30万吨甲醇销路不畅,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其他化工企业也是困难重重。
同时,由于老百姓认为只要是化工企业都污染环境,中新化工每小时排放的20多吨水蒸气,也被居民当做严重污染,强烈要求化工企业搬出获嘉。
怎样给这些化工产品找出路?怎样化解群众的误解?
“目前这种形势,如果企业依然抱着侥幸心理求发展,不主动求变,在发展中必然十分被动。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中做到主动转型升级,才能走上长远发展之路。”获嘉县委书记郭力铭的一席话,如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个干部的心头。
获嘉县领导班子“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外出学习考察、寻找转型方向。一次到郑州招商,偶然了解到随着郑州的产业升级改造,一些涂料企业由于规模小、不成体系等原因不得不向外转移。
这一消息,让获嘉县正在为产业转型方向头疼的领导班子突然柳暗花明。2012年,全国涂料生产达到1000多万吨,河南只有50万到60万吨,占比不到5%,全国排名第八,但河南是人口大省,涂料用量需求比较大,产能远远落后需求,这种形势让获嘉县感到大有可为。
县里立即组织到长三角、珠三角等涂料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实地考察。通过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发展的思路也打开了:涂料产业污染比较小,尤其是水性涂料基本无污染;同时涂料用途广泛,汽车建筑等诸多行业都需要;再者涂料产业效益也不错。
筑好巢方能引得凤凰来。获嘉县了解到全省还没有关于涂料的产业园区,就规划了一期占地3000亩的涂料产业园,专供生产助剂、树脂等涂料产品的企业使用,并提出了把获嘉县建成河南省涂料基地,把涂料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集群。
“只要对环境没有污染,全部引过来”,带着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这一招商理念,获嘉县加大了涂料产业的招商力度,立志要把全省跟涂料有关的企业全都引到获嘉,目前已有14家新型装饰材料企业相继入驻获嘉,南阳卧龙漆业、河南欧标材料园、华美涂料等一批大涂料项目正在冾谈,有望入驻获嘉。
“保姆式”服务,让入驻企业赞不绝口
河南东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苏红,起初到获嘉投资项目时,感觉像“从地球到了月球”:“我一个女人家,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心里没有底,可不感觉就像一下子从地球到了月球吗?”
可企业刚一入驻,苏红的心里就有了底。提起企业在产业园的发展,苏红十分满意:园区有服务中心,对所有入驻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上不见官,下不见民”,不需要与政府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所有手续都由服务中心统一包办。
注册营业执照时需要企业的实际办公地点,而企业还没有入驻没有营业,营业执照办下来才能有企业公章,有了公章企业才能办理土地证,企业才能开工建设……环环相连的手续,企业根本弄不清,县工商局就专门派了个科长帮东澳跑手续。
去年,东澳化工入驻园区时,由于原来企业破产时拖欠员工工资,员工们不让拆除原来的厂房,造成东澳无法完成征地。县委书记郭力铭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出面处理了问题,让企业及时完成了前期征地,如期入驻开工建设。
而分包东澳化工项目的获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慧忠则成了东澳不拿工资的“编外员工”。“你们来采访前王部长刚走,他基本上每天上班前都到工地转一转,比我这个老总来的次数都多,项目有啥困难都第一时间出面协调。”苏红笑着说。
让东澳化工副总宋文涛深受感动的是园区干部无微不至的对企业的关怀。刚到工地上时,宋文涛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局局长岳金秀就第一时间给他办理了饭卡,让他在集聚区食堂就餐。“虽然都是些琐碎小事,但让我们心里感觉很温暖。”宋文涛竖起了大拇指。
“外面的环境不用考虑了,企业把精力全部放到生产上,完全不用操其他心,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苏红连连称赞获嘉县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