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木门行业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退的4个阶段,目前正值洗牌前短暂的冬天。随着竞争的加剧,木门行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重组和洗牌。十年磨一剑,木门行业是时候重新出发了。不同规模企业选择的方式,都将决定洗牌后的行业格局。
2014年是木门行业发展的第十年,去年的行情来看,木门行业已过了飞速发展期,正在处于成长期的后期,一个成熟的行业即将形成。随着竞争的加剧,木门行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重组和洗牌。站在十年转折的十字路口,木门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并且逆流而上,攀登更高的山峰?
回顾:十年巨变行业洗牌呼之欲出
从最初的小作坊生产到今天的流水线生产,从简单的木工设计到今天的专业化研发设计,木门行业发展的十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木门行业已经渐趋成熟,企业发展也颇具规模,但整个行业始终缺乏真正的巨头。
2007年与2008年是中国木门行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带来了木门行业的第一轮洗牌;2010年到2012年,木门行业进入第二个发展巅峰;2013年以来,木门行业呈现下行的趋势,尤其是今年受到房地产的冲击,木门行业渐趋衰落,但这也意味着新的转折点与新的机遇,洗牌将至几乎是所有木门企业的共识。
“木门行业刚开始的前几年一直是小规模、重产品,轻营销、轻品牌的发展模式,现在恰好相反,是以市场为导向。”大自然家居家居事业部市场总监洪伟对木门行业的过去与现状作出如上总结。而鑫迪家居总经理张志华则认为,行业的洗牌必然导致低端产品、手工加工企业被淘汰,今后的企业将实现规模化生产。“木门行业与整个批量建筑将会接轨,批量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与营销将成为主流。”
现状:竞争加剧市场怪象催生变革
木门业入行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不少中小企业以低价分割市场份额,而迫于竞争,部分二线品牌也以降价的方式迎接挑战。但是,价格的降低往往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劣质产品必然影响品牌形象,进而流失消费群体,最终导致产能过剩,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企业间相互抄袭,导致原创产品缺乏,品牌产品受挤压。此外,木门行业还面临着准入门槛低、抄袭泛滥、展会频繁、促销不断、价格战风行等各种怪象,行业洗牌势在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