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诸多风口下,农业和跨境两大双向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成为政府今后一段时间主抓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由商务部牵头会同其他多个部门研究的全国性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目前已制定完成,有望近期面世。此外,今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将在去年8个省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围,每个试点县中央财政将予以千万级的资金支持,总量将达20亿元。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也迎来密集利好,商务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相关的扶持政策,专家认为,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步入黄金发展期,交易规模将保持30%年均增速,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将大幅提升。
利好 政府动作频频力挺农村电商
近日,政府公布了多项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举措,向市场释放了利好信号。
财政部经建司商贸处处长吴祥云在14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现场会上透露,2015年,中央财政将拨20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200个县进行支持,每年每个县支持1千万元,如果2015年绩效考核优秀,2016年将继续再拨款支持一年;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2015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农业部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列为20项重点工作之一,将组织企业与地方农业部门开展合作,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开展产品直配城市社区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试点;再之前,被称为电商“国八条”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据记者了解,上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目前已由商务部牵头制定完成,目前正在会同其他多个部门修订,有望在近期正式发布。
根据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4年度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截止到2014年年底,阿里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75万个,相较2013年增长61%。同时,阿里零售平台上注册地址在乡镇的农村卖家达66万个。与此对应,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再创新高。2014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483亿元,同口径相比,较2013年增长70%。2010年至今,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为112.15%。
纵观近年的农村电商,农业部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物流业发展还是不够,成为了现阶段发展农村电商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地处偏远的农村,物流的触角还延伸不到。但可喜的是,目前农村电商已经从政府主导、国家投入为主转向多元主体联合驱动,从长期徘徊于信息服务到实现在线交易,农产品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亮点 跨境电商成外贸增长最快领域
作为“互联网+流通”的另一个层面,跨境电商也迎来密集扶持政策,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继电商“国八条”后,5月12日国务院出台加快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紧研究制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大力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
此外,商务部4月3日印发《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提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服务体系,提高各环节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建立电商企业“走出去”的境外支撑服务体系,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综合发展,培育一批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和“排头兵”。加强知识产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规范发展。另据记者了解,商务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相关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