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力求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城镇化、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六大领域改革。
两天后的5月18日,国务院转发《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重点部署简政放权、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城镇化等领域,其中建筑业国资改革、营改增,以及新型城镇化等再被重点提及。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渐行渐近
《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制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方案,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形成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
统计显示,国企改革指数自去年4月1日创立以来,已经累计大涨超过六成。2014年末,A股市场国有企业总市值为25.24万亿元,占比达60.4%。
去年7月15日,国资委公布“四项改革”试点名单,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建材、新兴际华集团、中国节能环保公司等6家央企被纳入首批试点。其中,中国建材被列为国资委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企业。此后,上海、北京、青海等地均发布了地方版方案,从央企到地方,国资改革不断升温。
作为京版方案的试点企业,北京金隅将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长蒋卫平表示:“我们每次改革都不平静,从建材工业局转为企业,我们要经历企业化、集团化、股份化、证券化。从工业局转为企业时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从企业化到国际化时关注企业经营自主权问题,从集团化到股份化时关注国资能否保值增值。而从股份化到证券化时,我们又碰到了国企的集团出资和上市公司经营间的关联交易等问题。”蒋卫平说,“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减少争论,企业才能顺畅地发展。”
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央企、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其中,这并不意味着混合所有制影响国有经济。相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央企合并案例更多的是合并同类项,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等宏观政策的要求下,更多的是考虑去除过剩产能,集中央企力量,建筑、电力、铁路等行业可能都将面临合并。
督促建筑业营改增提速
《意见》提出,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研究提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推动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