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居网_中国家居门户媒体网站-乐享精致家居生活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装修 设计 瓷砖 涂料 地板 卫浴 吊顶 暖通 橱柜 门窗 净化 五金 建材 电工 窗帘 壁纸 家纺 灯饰 饰件 衣柜 沙发 床榻 桌几 童用 洗衣机 小家电 电视 冰箱 空调 数码 家电 厨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乐视市值超千亿?TCL表示严重不服!

2015-05-19 09:43:33  英才杂志   阅读:

   “我们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工业企业往互联网转型、往应用转型,而小米和乐视是从互联网向终端产品这块延伸,其实大家是殊途同归。”

  铆着劲的TCL集团在2014年终于站上了营收千亿(1010亿元)的关口,18.41%的营收增幅将行业均值甩出了两条街,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3亿元)则同比飙升50.93%。

  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家电行业和手机行业已经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谁增长的更多更快就意味着另一些企业的日子愈发难过。别忘了,还有乐视和小米这样的跨界搅局者的奇袭。

  互联网时代,传统工业企业过气了?

  成立34年的TCL集团(000100.SZ)当前总市值740亿元左右,市盈率不到25倍;成立11年的乐视网(300104.SZ)总市值却已经达到了1360亿元,市盈率高达360倍。

  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差别,或许简单粗暴,但也并非无厘头。快速成长加“接口”型企业无限放大服务价值的商业模式,使跨界终端的互联网公司更容易博得资本的青睐。

  不过,TCL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一个产品经营公司或者“产品+服务”的经营公司,营收要达到千亿规模这道槛,并不容易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做到。“小米在手机上做得很成功,乐视在智能电视领域也有独到的优势,但未来再往前走,我相信他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克服。”

  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始终坚持对标苹果和三星的李东生微妙地定位了TCL与小米、乐视的竞争关系:“我们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工业企业往互联网转型、往应用转型,而他们是从互联网向终端产品这块延伸,其实大家是殊途同归。”

  无论商业模式如何,营收规模如何,市场判断企业价值的一个核心标准并未改变:只有更具成长性的企业才是赢家。

  相比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重资产的工业制造企业如何在规模优势之外,寻找到新的成长加速器?跨过千亿门槛的TCL又是否能在庞大的规模基数上保持相当的增速?

  千亿后的台阶

  羊年新年第一天,李东生大清早就跑到华星光电去派红包,这不光是因为华星光电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连轴转,更因为其扛下了TCL集团利润来源的大头。

  华星光电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79.64亿元,虽然只占集团总营收的不到五分之一,但其净利润达到了24.34亿元,占据TCL利润的一多半。

  “华星光电是我们的一块重资产,希望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利润水平。因为它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理应有一个比较高的利润率。”李东生告诉《英才》记者,按照规划,华星光电的营收规模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逐步达到400亿元左右,“这是一个已经比较确定的增长”。

  尽管华星光电仍然会是TCL集团营收增长和利润贡献的重要板块,但在产能扩张方面,李东生却非常谨慎:“我们T2新工厂今年4月投产,这是前年的计划;去年我们投资了T3武汉工厂,做移动终端(液晶面板),2016年投产。除此之外,我们目前没有任何新投建的项目。”

  实际上,华星光电未来可见的400亿元销售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供应给TCL内部消化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等于降低了可能会遇到的行业波动的风险。

  “集团今年定下了18%的业绩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其他产业。通讯承诺30%,彩电承诺21%,他们的增长都高于集团18%的增长。”在华星光电的稳定增长基础上,李东生希望其他业务板块能够多点开花。

  从全球市场增速看,彩电、手机产业的平均值都在5%左右,国内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值,可以说整个行业环境并不景气。李东生定调TCL通讯和电视的增长目标显然是要挑战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在一个产业重构的阶段,你必须要实现‘挤压式’的增长,必须有能力在别人市场份额里去抢,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李东生说。

  2014年,TCL通讯实现全球7348.7万台手机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33%。尤其在去年四季度,TCL成功上位,根据独立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2014Q4全球手机销售数据显示,TCL通讯以238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三星、苹果和诺基亚。

  TCL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同时成功的挤掉了诺基亚和黑莓,以2.7%的市场占有率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排名前八。Gartner预测2015年,TCL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会提升至4.1%,排名继续上升。

  而在彩电领域,TCL则不断向三星、LG这样的行业巨头对标靠拢,2014年,TCL电视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717.7万台,在国内品牌中仅次于海信。更为重要的是,作为TCL最有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大屏幕”是其布局智能生态系统的重要棋子,其未来想象空间也是李东生敢放言增长的信心源头。

  “我今年工作报告的主题是‘双+’(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转型战略和国际化的双轮驱动,我们对业绩增长非常有信心。”李东生认为,跨进千亿门槛之后,TCL集团的增长方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国际化的先手效应

  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试水者,李东生或许没有料到TCL国际化进程的曲折与坎坷,但他一定笃信征服全球市场才算成功。

  2014年,TCL集团在海外市场整体业务增速达到28.53%,营收占比上升至46.6%,而同期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规模增速则为7%。李东生亦向《英才》记者表示,今年定调的18%整体增长中,海外市场的增速则定为25%,营收占比也将随之过半。

  “去年,我们海外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通讯,做得比市场整体表现要好很多。尤其是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做到了第五,在中国品牌里是绝对的第一,我在美国的对手是苹果、三星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品牌。”在中档和入门级产品上有足够的竞争力以及TCL的国际经营能力,是李东生向《英才》记者解释为何TCL能在欧美市场迅速增长的理由。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专利的问题。早在2004年,TCL集团收购了阿尔卡特,尽管这一收购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太多正面评价,但十年后回头再看,却成为TCL国际化征途的关键性一步。

  “依靠阿尔卡特的大量专利,TCL在欧美可以进行专利授权互换,要不然早就挨了‘专利流氓’的板砖了。国内很多企业,比如小米,看着欧洲市场眼红,就是因为专利的问题不敢去,甚至在印度市场也被弄得不能大大方方的卖了。”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评述认为,专利门槛恰是很多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的海外痛点。

  收购阿尔卡特带来了专利的积累和后续持续的研发,是TCL能够在重要的欧美市场顺风顺水的重要保障。2014年,TCL专利申请量29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100多项,在中国企业里排名第三。

  “收购阿尔卡特,我们挨了不少的骂,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后来一步一步克服了很多国际化过程中的困难,越走越扎实。我们付出了代价,但也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原因。”花费十年功夫将海外市场经营能力建立起来的李东生,终于看到了国际化的先手效应。

  2014年,TCL通讯的手机及其它产品累计销售量为7348.7万台,同比增长达到33.1%。“你在发展,别人也在进步,但十年国际化所建立起来的能力让我们自己很有底气保持25%的增长,我们确实开始进入收获期了。”李东生告诉《英才》记者,TCL在海外仍有更多想法,比如收购整合。

  2015年1月间,TCL通讯宣布收购了Palm品牌,这个曾经在PDA时代赫赫有名后来倒闭的美国公司,直到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粉丝。而TCL通讯将会重新激活Palm品牌,并按照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建立一支新团队,在新型移动终端,尤其是可穿戴设备领域借此完成突破。

  TCL的互联网+

  在营收首次突破千亿之后,TCL内部亦将集团市值突破千亿作为一个重要目标。2015年以来,TCL集团(000100.SZ)股价涨幅已超过60%,市值也同步增长到超过750亿元。

  有意思的是,以乐视网(300104.SZ)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从电视、手机等传统终端产品切入建立各自生态系统,并在获得资本追捧后,迅速做大。单以市值增速而论,乐视网已经超越了积淀多年的TCL集团。

  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方式显然大不同。前者是通过资产规模的增大而带动市值的增长,后者则借描述新商业模式来打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通道。

  然而,相比乐视、小米,TCL其实根本不缺在互联网时代“讲故事”的素材。

  2014年TCL电视出货量1717.7万台,其中智能电视出货564.5万台;乐视超级电视则为150万台。而截至2014年底,TCL智能网络电视的累计激活用户数为675万,日均活跃用户数为227万左右。

  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从目前激活量来看,传统电视厂商凭借市场根基和品牌影响力远远领先于互联网品牌,但这不代表差距会永远存在。互联网厂商凭借用户体验交互、内容提供、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捕获年轻用户。

  对于出身传统工业制造的TCL来说,互联网化的转型业务或许的确是个短板,但互联网思维本身不就是“借羊毛”吗?短板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来弥补。

  早几年,TCL就已经开始了与爱奇艺、芒果TV、腾讯、IMAX等公司跨界合作整合视频、教育、游戏、生活等内容和服务资源。

  “我们争取用五年的时间,有1亿的家庭和1亿的终端用户,但是我们没有说这1亿用户的内容都是我们出,内容主要通过整合,所以我可以和乐视合作,也愿意和小米合作,如果他们愿意,我们是很开放的。”在李东生看来,终端产品首先必须要有通道技术和终端产品技术的结合。

  TCL集团专门成立了互联网业务中心,围绕终端去搭建服务支持平台,让各种应用能够很方便的在其终端来体现。依托TV智能电视、游戏主机、7V智能机顶盒、IMAX顶级私人影院系统等终端入口,TCL构建的用户运营平台已初现规模。

  虽然李东生表示,从工业制造向互联网应用的转型TCL不会去争一时一地的得失,但“双+”战略的五年规划却是TCL在移动互联时代发起的主动进攻。而手握150多亿现金流的李东生已经做足了迎接新征程的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精品家居网无关。精品家居网对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电话010-52887150),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推荐资讯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VOGUEBusiness在米兰时装周引领家居筑巢新风尚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美的LINVOL国庆如何花式整活?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
Denon Home Amp功放新品发布:重新定义无线音质体验
Denon Home Amp功放新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海”:音乐与空间的奢华交响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
最新家居资讯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4-2015 HOUSELIFE.COM.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 精品家居网 ]版权所有
合作热线:400-019-6898
关键词:精品家居网 | 精品家居生活网 | 精品家居新闻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6023283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