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米、360、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宣布进军智能家居市场,阿里巴巴也宣布正式加入战局。在一场涉及入口、系统软件、终端设备及智能算法的较量中,到底谁会最终胜出?
5月13日,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高调宣布推出“空气云”解决方案,杀入空气净化器市场,这也是该部门成立一个月以来推出的第一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其实,阿里并不是刚刚涉足智能家居,智能生活事业部正式成立之前已经推出智能厨电等产品和方案。但此次集结了天猫电器城、淘宝众筹、阿里云等团队的智能生活事业部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显然是冲着方兴未艾的智能家居市场。在小米、360、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智能家居战略之后,阿里这家电商巨头也正式加入战局。
但对于目前各大互联网公司鼓吹的智能家居战略,或许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或者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如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产品经理释空(记者注:阿里花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硬件终端的智能化速度远远慢于互联网和软件的发展,这两个环节并不匹配。”
什么是智能家居?阿里在“空气云”发布会上有一个定义。家电智能化进程有三个阶段,第一步是让设备与手机相连,即远程控制。手机将成为用户管理和营销入口。第二步是设备互联。譬如当有人撬动家里的安防系统,安防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摄像头拍摄嫌疑人,摄像头再启动电脑,将资料发送到相关安全资料库进行备份。第三步,是设备与人之间联动。设备将感知人的使用习惯,个体属性,并根据这些进行精准判断。比如空调会在用户进入房间后自动开启,根据室内温度和人体温度自动调节最适合的温度,在用户进入睡眠状态后随着人体温度的下降,适度提高温度从而使用户体验更舒适。
显然,从这个过程来看,要实现家居的智能化,仅依靠互联网企业是难以实现的,这个产业链涉及入口、系统软件、终端设备以及最核心的智能算法四大关键环节。因此,在互联网群雄逐鹿的智能家居市场,从各家的优势和短板来看,最终会鹿死谁手?
入口与系统之争
去年年底,小米创始人雷军宣称小米将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这被视为小米大规模布局智能家居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但与直接切入硬件终端的“小米”模式不同,阿里、京东、360则更多的选择了开放合作的模式。
据释空介绍,在阿里智能家居的业务板块中,淘宝众筹主要是为智能硬件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智能云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百川计划则为企业移动应用开发提供平台,天猫电器城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显然,阿里的智能家居依然延续其平台战略,核心切入口在于销售渠道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服务提供方面,同样,在360、京东的智能家居战略中,大数据、云计算也是常常被提到的优势。
但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产业链并非依靠某一两个环节的优势就可打通,四道门槛缺一不可。首先是入口,各家优势不尽相同。小米手机2014年的出货量达到6112万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也达到1498万台。目前,手机依然被视为智能家居的主要入口,因此小米凭借庞大的手机市场规模,在入口方面领先一步。与小米相对应的是360,其通过软件的方式天然占据了流量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