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尚未过去的2010,与扩张、融资、圈地、泛家居等关键词相伴生的,是家居人躲不开的“黑榜”提名。从年初的家具“质量门”事件,到卫浴业9月爆出的“水嘴门”,质检之剑高悬,拷问着家居行业的核心素质;从居然、红星爆发的“南北大战”,到宜家的反网购“代购门”事件,有人在快马加鞭,有人却坚持“固步自封”,卖场的发展之路“自说自话”;而陶瓷与地板这一对建材行业的“双生儿”,则在国际化竞争之惑中不期而遇,反倾销斗争仍在艰苦进行,任重道远。
2010,是谁触碰了家居业的软肋?2010,注定让家居人警醒,又回味。
【软肋一:质检】
事件回放>>
聚焦2010第一个“质量门”事件:家具企业说不出的痛
2010年开年伊始,家居行业第一个亮相的“质量门”事件就显得与以往不同。首先,登上此次质检黑榜的不乏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实力派企业,如广东的富之岛、华伦世家,成都的掌上明珠等。其次,这些品牌上黑榜不再是因为甲醛超标,“力学性能”不合格成为他们共同的“罪名”…
透视2010秋季卫浴“水嘴门”:谁来为质量监控买单?
据国家质检总局9月2日发布的专项抽查结果显示,约有32.8%的卫浴产品存在陶瓷片密封水嘴不合格的问题,比例之高令人唏嘘。而且更加夺人眼球的是,诸多业内知名企业也不能幸免,OXO、雅鼎、浪鲸、益高,都在此名单之列…
事件关注度:★★★★☆
【记者手记】
家居业内人士都知道,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次的国家级质检,家居行业能全员过关。年初的家具“质量门”事件与9月的卫浴“水嘴门”事件只是这一大背景之下的小缩影。事件上榜原因,是两次均有大牌企业“中箭落马”。
质检之剑在软肋之处杀出,往往会让整个行业措手不及。家具与建材是家居行业的两大品类,却都在质检面前“败下阵来”,实在令人遗憾。但在企业代表眼中,不够公开、透明的检验过程,和缺乏标准约束的质检同样令人头痛。2010年的质检标准问题,因此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年终,我们欣喜的看到,包括家具检测新标准、儿童家具强制性技术标准、木门窗标准等在内的多项标准化文件纷纷出台,地板业发布了多项标准化文件来规范行业发展,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新国标”也将在2011重磅问世。这些标准的出台,是业内千呼万唤的结果,也是让企业“进亦忧,退亦忧”的衡量标准。希望随着这些标准的不断完善,家居企业将不再有“标准质疑”一说,能够专心将更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
【软肋二:争锋】
居然、红星开火 家居业如何应对“蒙牛伊利之争”?
事件回放>>
居然、红星开火 家居业如何应对“蒙牛伊利之争”?
随着全国性家居流通企业的不断扩张,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之间的“交集”也越来越多,竞争矛盾不断升级。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与“合”中,双方之间的正面冲突越发激烈,从“竞争”到“敌对”之势愈加明显。在事件升级的“导火索”——红星美凯龙北五环商场开业之前,居然之家曾在招商会上向上千名经销商正式宣告应战,据传红星美凯龙也向商家传递了相同言论。在两大卖场的争锋过程中,众多家居品牌商叫苦不迭…
宜家爆出“拒购门” 网络化时代再现“逆势”声音?
7月,上海的玉女士由于在宜家大量购买商品遭到宜家拒售,还被列入宜家内部黑名单。宜家黄一敏表示,最近确实出现不少像玉女士这样的“黄牛”消费者,他们在宜家打折促销时大量采购,再去网上开店加价转售,相当于他们自行开拓了网络销售渠道。“宜家对于授权销售有明文规定,没有经过宜家的授权是不可以销售宜家产品的。‘黄牛’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商场的正常运营,宜家不欢迎这种消费者。”…
事件关注度:★★★★★
【记者手记】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这句小说家言,用来形容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在北京家居市场的地位以及眼前的局势,实在再合适不过了。这两大家居巨头在9月隔岸开火,让下半年的家居市场变数横生。家居业内人士则透露,这样的争锋背后,隐藏着的是全国性家居卖场的扩张激进态势;在全国范围内,这些企业也正在展开激烈的“暗战”。
但在居然、红星跑马圈地的同时,宜家作为北欧风格家居的特色卖场,却依然显得独树一帜。稍早爆出的“拒购门”显示,在各大家居企业纷纷试水网络营销的同时,宜家却展开了维权的措施,除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之外,拒绝接受更多代购者的“好意”,在网络营销时代展开了一场疑似“反网络营销”的无声战争。
卖场的发展之路,似乎显得互相悖离,难以解说;但是在这些纷繁的“负面”消息背后,我们却可以看到,争锋也好,逆势也罢,家居卖场有的在“快马加鞭”,有的却宁愿“固步自封”,都是出于对自身经营路线的全盘考量。在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我们期待这些企业呈现出更多精妙的商业营销方略,也想提请这些卖场彼此参考:发展之路应该“自说自话”,在争锋的同时,也许差异化的发展之路能更快的突破重围,四两拨千斤。
【软肋三:倾销】
反倾销来袭,低价策略难走通?
事件回放>>
遭遇史上最大“反倾销”调查 陶瓷业何去何从?
6月19日正式立案的欧盟反倾销诉讼,是继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泰国以后,中国陶瓷十年内遭遇的第六次反倾销调查。7月19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缪斌向记者透露,欧盟陶瓷协会已明确表示“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制裁中国企业对欧盟的出口”…
地板业遭遇“双反” 出口形势骤然严峻?
2010年10月22日,美国地板企业联盟向中国地板企业启动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引起行业内外关注。美国市场占据中国地板行业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次案件关系着国内地板行业在美国市场的生存问题。记者从林产工业协会了解到,尽管此次双反调查范围广、内容多,但应诉工作正在展开…
事件关注度:★★★★☆
【记者手记】
早在2008年,国际环境的寒流就已经让建材行业“冷”了一把,到了2010,显然出口环境已经对铺天盖地的“中国制造”失去了耐心。今年的6月、10月,陶瓷业与地板业相继走上维权之路,在经济法庭上相遇,却很难“相见欢”,只可能双双充满了无奈。
这两个行业当然只是“中国制造”遭遇反倾销诉讼的代表,但在反倾销如火如荼展开的背后,更多的行业人士却在思考,频繁遭遇反倾销,治本之路该如何走法?内有十二五计划的“节能减排”承诺需要兑现,外有出口环境不断恶化倒逼产业升级,建材行业“低价促销”的寒冬似乎正在逐渐走来,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势在必行。
这条道路的难行之处在于,目前的家居行业还没有足以匹敌国际大牌的“先行者”角色,谁也不知道怎样的尝试才是正确的道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可喜的是,收到这一信号的企业,已经提前开始了动作。中国设计何时能够取得真正的突破?中国制造何时能真正有发明性的全球专利?也许等这些都得到,要经过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的共同发展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