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近两年受房地产影响持续低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举动很明显可以刺激一部分刚需买房,带动房地产的回升。但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持续了两年的房地产调控早就让大家对形势“突然转好”死了心,在这个“干得不好就倒”的艰难时期,只把期望寄托在房产政策上是没有用的,家居企业要赢得未来,只有求变。 早几年家居企业一直在追求所谓的“做大做强”,扩店经营、重装升级就如永不落幕的展览会,但是近两年市场的不景气严重打击了这些无节制的扩张,偌大的卖场只有在节假日才能聚集些人气。家居市场这块蛋糕是有限的,在持续了两年的低迷后,虽然有很多商家顽强的生存发展起来,但慢慢的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如今上半年已过,家居市场总体没有复苏的迹象,各家居企业面对着“不会好甚至更差一点”的下半年,怎样才能熬过来,甚至熬出点成绩。 两年“洗牌”优胜劣汰已经开局 在经历了两年“洗牌”之后,家居行业优胜劣汰的阶段正式到来。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主流家居品牌的销售趋于稳定,但销售额比两年前同期都在下降,而就算是这样在市场上排名靠前的销售额,也是拼命吆喝并做了各种服务提升、给消费者补贴及促销活动之后得来的。 今年,一些品牌和服务都不算入流的小卖场、小品牌开始缩水甚至倒闭,实力较好的大品牌正在进行调整和转型,整个家装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的局面。 爆破营销固然好 品牌定位也不能忽略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如前两年一样坐等客户对商家来说肯定是自寻死路,今年上半年,成本颇高的爆破营销轮番在各大卖场上阵,大力度的促销、团购、补贴成为商家常态化的经营促销方式,就算这样,除节假日外,整体市场依然以平淡为主。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于频繁的降价促销,很有可能会影响一些大品牌的品牌价值,所有每个品牌都应该认清自我,凸显企业的特色和个性,使营销更加精准、定位更为清晰。在推行各种爆破营销的同时,更是不能放弃品牌形象的推广,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是每个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也是生存的根本。 消费者变“挑剔” 企业需升级 近年来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对产品、服务和价格都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那些想要赢得市场的企业就必须花力气去提升自己的品质和服务,并且要拓宽销售的渠道,在各方面都做市场的领跑者。那些目前还算受欢迎的大品牌也应顺应市场的趋势,求变求发展,否则等到大势转好,地位也就被取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