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像宜家、百世这种家居生活体验式卖场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从零星散点到大型专业,广州专业的家居卖场不仅出现得早,发展也非常迅猛,截至2012年底,广州的建材家居卖场总体面积已经超过200万平方米, 并且是东西南北中遍地开花。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想要购买建材、家具,可选择的地方越来越多,中高低档一应俱全。而各大卖场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也都基本确立了各自的定位,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消费者究竟喜欢哪一款?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庞大的规模、参差不齐的消费档次,抑或花样频出的活动与贴心细致的服务,到底哪一个才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制胜法宝?且看消费者的回答。 网调数据 5675人参与调查,集中反映对家居卖场的切身体验及选择偏好 广州作为国内家居行业最早起步的地方,本土家居建材卖场的变化同样引人注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单体规模越来越惊人、总体规模也越来越夸张,再加上外地流通业大鳄的进驻,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经过了多年以来的换血和洗牌,对于城中遍地开花的建材家居卖场,以及近年来各大卖场花样频出的活动策略,消费者到底有什么样的认知?不同卖场的定位和层次在消费者的眼中又是如何划分的?而具体到消费者个体身上,选择家居卖场时往往更看重什么?规模、品牌、档次、售后服务,究竟什么才是卖场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深入地了解广州本土消费者的家居消费习惯,带着这些问题,南方都市报家居周刊联合腾讯·大粤网、好家网两大本土最具影响力和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网站,推出了广州家居消费大型有奖调查之家居卖场调查。本次关于家居卖场的网调历时三周,共收集有效样本5675份,其中4827份来自腾讯·大粤网,848份来自好家网,从消费者对家居卖场规模、品牌、档次以及类型的认知、消费习惯、选择标准、卖场喜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消费者在家居卖场的切身体验和选择偏好,并希望以此来更好地为卖场未来的发展、为消费者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做出服务和贡献。 调查报告 数量档次 逾四成消费者认为卖场数量刚刚好、档次齐全 从2006年以来,广州市的大型家居卖场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了起来,林立在不同区域的各个角落,而且一家比一家更具规模,一家比一家引人注目。这种爆发式的增长看似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冒出的卖场数量近来也颇为招人诟病,被批评有些“过剩”了。但就本次网络调查显示,在消费者眼中,似乎又有不一样的看法。在5675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广州目前的卖场数量“刚刚好,挺方便的”,这也许与近几年来持续高速的房地产发展及城市拓宽区域发展的步伐有关,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住在郊区还是城里都能就近找到相应的家居卖场,这自然是再方便不过了。但亦有35.91%的消费者却“患” 上了选择困难症,觉得当前的卖场还是多了,而选择太多也是一种痛苦。另外,约有两成消费者认为卖场还是有点儿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择。尽管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但关于广州的家居卖场数量,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应该是只多不少了。 在数量上卖场众多竞争激烈;在质量上各个卖场也都找准定位,纷纷抓好自己的消费人群,争取在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这无意间形成了现阶段卖场档次参差各有千秋的新格局。对于这一格局的评价,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高中低各种档次都有,任君选择”;然而亦有43.05%的消费者认为现在的卖场档次普遍偏高,平头老百姓想要淘点儿平价实惠的货品越来越不容易了。消费者反映出来的这种卖场高档化趋势,也许与近年来商场式大型卖场越来越讨喜的趋势有关:新兴卖场为了迎合越来越注重体验的消费者的胃口,不断提升自身的形象,难免会向偏高档的方向发展。此外,卖场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卖场单体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22.29%的消费者觉得“太大了,每次逛起来都觉得好辛苦”。但半数消费者对此还并不是很在意,认为现阶段就比较合适了;可现阶段消费者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对于那27.45%渴望一站式购物的消费者而言,卖场规模的“更大更强”无疑是其还需要继续追求的目标。这也为未来卖场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商机,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兴卖场开始向综合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