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2010年对于橱柜行业是不寻常的一年,持续的“淡季”正引起了行业内部微妙的变化。尽管在营销、管理模式上,橱柜行业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一个缺乏标杆、缺乏灵魂、缺乏核心的行业,又如何承载起让中国橱柜行业腾飞的历史使命? 2010年对于橱柜行业是不寻常的一年,持续的“淡季”正引起了行业内部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微妙的变化首当其冲的从各大商家对橱柜产品的定位上反映出来。即便是“金九银十”的到来,也没有带来消费者的热情,一些商家还招揽了一批大学生派发宣传单页,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也只能面对略显空旷的展厅四处搜寻发单的目标。而在国庆促销的浪潮中,人们期待的反弹仍然没有出现,映入人们眼中的,是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 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严冬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定位于中低端消费群体的橱柜企业。这些企业因为资深抗风险意识较差,而销售渠道又不完善,在危机面前,很容易就陷入到资金周转不灵的尴尬局面。某知名橱柜品牌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沈阳的橱柜业受房地产影响,市场十分冷清,消费者大多数都持观望状态,所以我们统计了一下,今年十一的营业额与往年同期相比整整下降了30%。” 然而,更让人不容乐观的是,这场危机折射出的,是我国橱柜行业面对的诸多困境。很多企业对于自身产品没有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应该面向哪些群体的消费者进调整营销策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橱柜企业而言,首先就必须对自身的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自身产品适合的消费人群,并针对消费群体对自身产品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方便消费者,增加产品的功能性。能够很快响应客户的要求,会有更好的服务。而目前我国许多的橱柜企业,却极度忽视了自身产品的品牌打造,盲目模仿跟风,产品无特色,设计无新意,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在危机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在危机面前,有一部分人大谈特谈行业将会如何洗牌,而自身又是如何修炼内功抗危机的,然而危机一过,一切一如既往。在这种循环之中,我国的橱柜行业不但没有取得长足发展,甚至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看到的是,行业无标准、无设计、无创新、无发展。尽管在营销、管理模式上,橱柜行业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一个缺乏标杆、缺乏灵魂、缺乏核心的行业,又如何承载起让中国橱柜行业腾飞的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