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开开心心从花木市场买来几盆花木,放入新居没几天,马上就变得枯黄发蔫,连续几次下来,家住市区迪荡新城的严先生只得劳驾室内环境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令他十分意外,新居的绿色花木屡屡遭遇“夭折”,竟是自己花大价钱选购来的“绿色家居”产品惹的祸。  开开心心从花木市场买来几盆花木,放入新居没几天,马上就变得枯黄发蔫,连续几次下来,家住市区迪荡新城的严先生只得劳驾室内环境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令他十分意外,新居的绿色花木屡屡遭遇“夭折”,竟是自己花大价钱选购来的“绿色家居”产品惹的祸。 □记者阮宝夫 形形色色的家居“绿色认证” “绿色认证”满天飞 环保家居、绿色家居、生态家居产品……近期,记者在市区一些家居大卖场内看到,随着市民对健康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消费理念也日趋流行,为了对接消费市场,一些销售商也开始主打“环保牌”,一时间,各种琳琅满目的“绿色家居”产品不断在市场涌现。 小到一张凳子,大到一套组合床、餐桌、沙发或办公桌,都有一系列“绿色”认证书与之配套。“面对一拨接着一拨的消费者,我们哪怕磨破嘴皮,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摆出几张证书管用。”在富邦玛凯龙家居广场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销售员这样介绍,与一些普通产品相比,尽管这些绿色家居产品价格要高出一大截,但消费者仍愿意接受。 而这样的介绍同样也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认同。“说实在的,我们选购家居的专业知识也不多,主要是通过外观和相关部门的认证来评判好坏。”正在二环北路几家专业市场选购家居产品的消费者这样表示。 “认证”并非都有“含金量” 原以为通过绿色认证的家居产品就一定能让人放心,其实不然。在采访中,据一些家居产品销售商介绍,不少打着绿色认证的家居产品并非一定就是环保家居产品,特别是一些有众多认证证书的所谓“环保产品”,更是隐患不少。 由于认证严格、进入门槛较高,取得诸如“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中国名牌”、“质量环保产品认证(CQC)”等之类的绿色认证的家居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但对于取得流行于市的许多“绿色”证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仍需悠着点。市工商局市场处相关人员这样表示,相比于一些知名家居产品的认证书,不少中小品牌摆出的认证书含金量和可信度显然要逊色不少,所以选购需谨慎。 “实践出真知,口碑最可靠,”市区家居产品销售界一业内人士这样表示,家居市场同类产品的品牌繁多,一些产品实际性能天差地远,消费者不妨多听听身边亲友的使用感受,“口碑效应”往往比商家的宣传更可靠。  ■相关链接: 如何判断家具是否“绿色”? 一闻气味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木家具,除了全实木家具外,多数都有人造板部件。因此在选购时特别要闻气味。如果使人流眼泪、打喷嚏,说明家具的甲醛释放量比较高,可能有问题,不要去购买。 二看报告 消费者向经销商索取质量检验报告,看看家具的甲醛释放量是否在标准允许的范围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木家具中甲醛释放量每升不得大于1.5毫克,如选购的木家具甲醛超标就不要购买,建议购买达到E1标准板材制作的家具,只有达到E1级标准的板材才真正对人体无害。 三问价格 甲醛超标的木家具大多使用廉价的人造板材,因此整套木家具的价格往往“超低”。由于廉价的人造板材大量使用了劣质胶水,致使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 四签合同 客户在购买家具时最好签订《家具买卖合同》,并将环保条款写进合同中。 五开发票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在经销商低价的诱惑下,拿了白条、收据等一走了之,而出了质量问题去投诉时,这类非正规发票往往难以作为有效证据,因此买家具一定要经销商开具正规发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