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曾会不止一次的畅想过:“如果我出名了,我会……”,而作为家居行业沧海一粟的中小型企业,同样会做和凡人一样的梦——如果我出名了,我会站在行业之巅,广受万众瞩目;如果我出名了,我会生意火红,成为家居行业的比尔·盖茨;如果我出名了,我便可以呼风唤雨,让客户都围着我转……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曾会不止一次的畅想过:“如果我出名了,我会……”,而作为家居行业沧海一粟的中小型企业,同样会做和凡人一样的梦——如果我出名了,我会站在行业之巅,广受万众瞩目;如果我出名了,我会生意火红,成为家居行业的比尔·盖茨;如果我出名了,我便可以呼风唤雨,让客户都围着我转……怀揣着如此这般的“成名梦想”,众多家居中小型企业参加了由慧聪家居网携手媒体联盟主办的“中国新势力2010年度中国家居行业十大评选”活动。只因,这一大型的评选活动是中国家居行业的奥斯卡颁奖盛典;只因,这一大型评选活动是对大企业实力的肯定同时更是中小企业成名的舞台——选秀、造星是该活动火爆家居行业的一大主因!
如此行业盛事实在可颂,但是,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掌声、光环、功名、利禄……”,中小企业尚且招架得住的话,那面对品牌建设的迫在眉睫、面对猛增的订单从而带动的企业规模短期内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面对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突然间不适应高速运转的企业模式、面对……,面对成名后一涌而来的“名人综合症”,中小型家居企业是否系统考虑过应对的策略?
中小企业要生存 必须要“发展”
中国家居企业数量数以十万计,大型家居卖场如红星美凯龙、曲美、居然之家……,大型家具企业如非同、左右沙发、红苹果等等,都是屈指可数的。在这种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如何扬长避短、求得生存呢?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想要生存,必须要不断的“发展壮大”。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身为小鱼最终会葬身大鱼之腹,虾米就更不足挂齿了。因此,只有让企业在正常的运转下,不断的提高企业产值才是生存的根本之道。以下“十要”生存法则,供家居中小型企业借鉴:
一要选准市场、集中突破。二要拾遗补缺、狭缝求生。三要适应形势、随机应变。四要循序渐进、小步快跑。五要加入集团、借船出海。六要专业生产、四面出击。七要股份合作、筹措资金。八要内引外联、嫁接改造。九要借脑生财、以长补短。十要撂下包袱、轻装上阵。
谨遵市场生存法则,得以平稳生存的机会后“借力扬名”就是家居中小型企业下一步的必学招数了。话说媒体的影响力是不可限量的——2005年的一场“超级女声”选秀,让平民学生李宇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皆知的偶像天后;《英国达人》让年龄有点大、长相有点糟、打扮有点老土苏珊大妈红透英伦、风靡全世界……慧聪家居网携手中国媒体联盟主办的“中国新势力2010年度中国家居行业十大评选”(进入活动官网),聚集了全国40家包括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纸媒、家居专业媒体在内的强势媒体,势必会打造家居行业内最具轰动效应、同时也最受中小型家居企业关注的“造星”活动!活动一经开始,报名、投票现场火爆,截止至2010年9月26日17时止,已有愈30万家居专业人员和网友表示密切关注该评选,短时间内网络投票最高更是突破一万以上。
如此火爆的场面势必会把一部分家居中小型推向万众瞩目的“山之巅”,略带小作坊经营模式的中小型企业是否能经受住如此的“一夜成名”?面对名利和持续发展的双重冲击,中小型家居企业应该怎么办呢?
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就是上帝,归根结底,消费者满不满意是质量的最高标准。”只有严把产品质量关,才能最终过得了消费者的选择关。同行也才能使企业在高手林立的家居行业大家庭中占有一席立足之地。
如今市场上频出不穷的“质量门”正是给中小型企业敲响了警钟——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企业最先是要做产品。
“2010年度家居十大评选”活动中参赛选手不乏后起之秀、新生品牌,其产品质量自然不能完全保证,因此,把好质量关是中小型企业成名之后必须关注的问题。
品牌建设是企业的“脸面”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
大企业需要品牌建设,但是品牌建设并不只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型企业也需要并可以做好品牌建设。作为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标识是品牌的基础,任何品牌活动的开展,只是为消费者选购本品牌的产品提供方便。同时,标识层的执行相对简单,无须过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标识的设计上,力求标识新颖、独特、有吸引力。提高品牌传播的效率,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度。
其次,注重信息层的应用。对于无法进行大量广告投入和开展大量公关活动的中小企业,传播信息的渠道极其有限。所以品牌信息层就承担着企业信息传播的重任。所以给产品一个能够传达产品信息的品牌名,设计能承载企业、产品信息的商品包装,注重企业信息的新闻效应,对品牌的建设十分重要。
最后,暂缓概念层和文化层的建设。由于概念层和文化层两者的建设,对企业实力要求很高。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此类品牌执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暂时不宜涉入。一避免“品牌天上飞,企业地下爬”的尴尬。品牌没有得到执行,就等于没有品牌。
品牌建设只有层次之分,而无可否之别。规模小根本不能成为企业忽视品牌建设的借口。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实力确定自己品牌建设的层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紧品牌资产的积累,为应对品牌时代的到来积累资本。
系统化营销体系 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对于中小型家居企业来说,加强与强势终端的合作,意味着只有稀薄的利润和越来越少的话语权,因而不得不转向问市场要利润,展开扎实的市场营销工作。对财力和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家居中小企业来讲,应怎样有效地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系统化的营销呢?笔者认为,主要要解决两大问题:团队建设和市场规划的问题。
团队建设:直接影响终端销量。有很多中小型企业,跑马圈地似地派遣部分销售人员跑市场,通常是一个销售人员管1-3个市场,甚至更多。当新品出来时,由于推广力度不够,以及没有系统规模化的进行营销,市场反应总是不温不火,多年努力还是达不到预期。因此,系统化营销的第一步是要有一支具一定规模和战斗力的营销队伍。
市场规划:区分三类市场梯次推进。中小企业一般有自己的主导销售品种,这是企业利润和根本所在。同时,越来越恶劣的市场竞争态势,又使得利润越来越少,企业不得不继续推出新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情况下的系统化营销,必须建立在企业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上。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市场弱势,大多数企业的成功之路是选择从单品到多品、从区域到整体的策略。总的原则是利用原有的人员覆盖,适度在面上扩张,集中在点上突破。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类型,确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梯次推进。
对于需要重点突破的市场,要选择好品种和切入区域,调集优秀的队伍,理顺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盯准竞品,力争销量与竞品持平或超过,将区域做成根据地;对于开发性市场,要有一个较好的渠道供应网络,同时相关点上的终端要有良好的回转销售,可适度加大资源和人力的投入,确保产品在点上的美誉度,为下一步的市场开发培育了立足点;对于跑马圈地型的市场,要利用销售代表在对老产品的终端维护中建立的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做市场,例如商业的分销推广、包销等。
集中、协同、灵活地进行上述3类市场的开发,有效整合终端资源,激活销售代表的积极性。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讲就初步形成了系统化营销。
家居中小企业内外兼修 方能百战不殆
世间万物,愈绚丽愈发容易幻灭。如同瞬间膨胀的气球,是非常易爆的。在外表迅速膨胀的同时,积极做好内功,打造表里如一的坚实躯体才有可能无坚不摧。总之,中小企业要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做到内外兼修。质量、品牌、渠道、营销,一样都不能少。“中国新势力2010年度家居十大评选”活动固然给身处尴尬境地的中小型家居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但是前期的推波助澜达到效果后,尽快的完善自身只有企业自己去把握。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选秀”是筋斗云“分寸”还得靠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