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当绿色生存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的时候,绿色建筑、地产也在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传统建筑与绿色地产”论坛上,业内专家就什么是绿色建筑,中国绿色建筑、地产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趋势又是什么……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当绿色生存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的时候,绿色建筑、地产也在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传统建筑与绿色地产”论坛上,业内专家就什么是绿色建筑,中国绿色建筑、地产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趋势又是什么……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专家认为,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现实让人憧憬又噱头重重。 绿色概念:建筑经济脉搏中活跃的跳动 在绿色经济的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相对绿色理念灌输比较成熟的领域,建筑地产业的绿色概念仍不明晰,专家认为,廓清绿色建筑地产的准确含义是当务之急。 建筑地产怎么才算绿色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绿色地产已经成为中国地产经济脉搏中一个关键部分,在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转型探索之路上,正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第一种绿色模式:建材环保上的绿色路线,提高建筑的绿化率或者减少建材运输的能耗。第二种绿色模式:运用绿色技术,通过国际先进节能技术的整合运用,使绿色住宅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少消耗能源,从而实现绿色环保。 目前,技术和建筑材料是国内绿色地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什么样的材料才是低碳建材? 世界自然基金会森林项目经理金钟浩说,通常人们认为,使用木制建材就要砍树,很不环保。然而,判定一种建材是否环保、绿色、低碳,关键在于这种材料从制造到使用再到回收整个过程消耗了多少资源、能源,是否产生环境危害。特别是,它究竟是不是可再生资源。真正的绿色建材,必定是以上优势的综合体。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的观点是,低碳建材现在无法量化,需要出台具体的低碳建材评估标准。 专家们解读,建筑运行环节所产生的能耗,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建筑材料的质量,保温隔离隔热,其次是暖通空调的设计是否合理,包括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是否达到舒适度的要求。 是否谈“绿色”就是多花钱 有一种说法,绿色低碳是需要成本的,而这个成本最终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对此,易居资本中国基金投资总监陆昌泉认为,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可以降低原来的投资造价。“在目前的某一个阶段,绿色地产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是因为还没有达到量产化。”他认为,绿色地产不应该增加建筑成本,反而应该降低成本。“真正低碳节能的建材,在使用过程或者综合效益投资时,其成本是会下降的”。 秦占学也认为,绿色建材不一定增加成本,反而会降低成本。“涂料,大家都知道挥发性很强。如果采用新技术,比如说光技术,它不挥发,见光就凝固。一般的涂料排放到空中的成本很高,抹上去之后多半是挥发掉的,实际上很浪费。如果采用光固化技术,降低挥发,就减少了材料浪费,成本就降低了。” 上海建科院总工程师徐强告诉记者,绿色建筑如果按照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投资。当然,这对设计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从整个建筑的运行成本看,绿色建筑的成本反而会降低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前面的建设投入,运行成本暂时还看不到。按照国外的经验,真正的绿色建筑,运行成本是会降低的。” 借鉴欧美建筑理念 易城中国项目与能源管理部总经理杨溥列举了一组数据,建设部发布的信息表明,中国建筑的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 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3 .3%,而运营过程中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70%,建筑业的二氧化碳 排 放 占 全 国 总 体 碳 排 放 的43 .7%,如今能达到新建建筑国家标准(必须节能50%)的建筑只占同期建筑总量的约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