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让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婚姻?怎么保卫婚姻?如何保卫婚姻中的独一无二?可是已经在中国发展了近二十年的净水行业却极少有人思考如何保卫净水行业中的独一无二——知识产权。二十世纪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二十一世纪人们意识到“知识就是金钱”,在中国净水行业这座大金矿里大家多在讨论有形的金钱——营销模式;却少有人热议无形的金钱——知识产权。 今天的净水行业远不是原有的“技术零门槛”行业,不走独一无二路线,保护知识产权行业难有大发展。 现状很失望 ——没有品牌,山寨品牌也要上 “知识产权”逐渐在人们的理论意识,升华为实际操作。近日,我与佛山市三角洲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兆火先生聊天时无意间提到了“知识产权”。徐兆火说:“我是早期进入净水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OEM的企业太多了,他们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提升行业品质影响巨大。所以我在2008年开始自费举办净水行业的知识产权论坛,希望以此提高同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您不担心有人说您是作秀”?“不担心,我的年纪已经不在乎是否在作秀了,我倒是希望行业里多如此‘作秀’的人。” 正如徐兆火所言,中国的净水行业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净水行业乘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前行,成果喜人。但这喜人背后也隐藏了一些忧患。在净水这座“金矿”里的淘金者甚多,大家看好了行业潜力和市场空间。“有品牌要上,没有品牌OEM品牌也要上”,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真是写照。 国内拥有卫生部涉水批件的企业数以千计,真正有品牌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却为数不多。OEM在净水行业已经不单单是贴牌生产了,很多的时候被扭曲为“零生产”。品牌完全可以是看好哪家的产品,投资人就找来相关的配件企业购买材料,拼装出来,如同拼积木一般。问这些投资人是否了解净水行业,明白产品结构,恐怕答案你会失望的。 山寨是问题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近年来,随着净水行业的日益兴盛,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净水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消费者意识不高、产品没有创新、行业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等,是业内公认的几大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小企业只能是长期OEM,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漠视知识产权的积累,仅靠“山寨”产品来分羹市场。正如北京时代沃顿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要做好心里准备,你的新品将很快被模仿。”在近三千家的净水产品生产企业中,做得比较大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四、五家。这四、五家占了国内出口总额的70%以上。但在国内,这几个较大的企业谁都没有超过10%的份额,一些一线品牌亦是如此。多年来没有新的技术突破,是山寨机能够出现的“技术支持”。 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因为国外的技术平台已经很成熟,下游整机生产商只要进行配件组装就可以。只要有资金,可以联系到相关配件企业,就可以生产山寨净水器。而净水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健全的行业标准,这导致很多山寨厂商以次充好,低价进入市场,对“正规军”带来较大的冲击。可以说,行业内有很大部分的厂商都是山寨厂。 有人说过产品的商业竞争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一方面是价格。价格杠杆撬动了山寨经济。山寨机能够出现,并长期生存,不仅仅是依靠 “技术支持”,更多的是靠价格动力。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经济泡沫;早期的净水产品主要是进口,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净水产品的价格成本。山寨机与品牌机打的就是价格战。试想假如品牌机和山寨机是一样的价格,谁愿意用 山寨机呢?正是因为许多品牌的东西价格已经不反映价值了,价格远在价值之上,所以才为“山寨机”提供了空间,它的空间就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经济泡沫,这些泡沫为山寨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最初的动力。 消除山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