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木门行业“绯闻”不断,企业破产重组、员工索要欠薪、企业经营困难致倒闭流言四起、经销商挪用货款玩失踪......接踵而至的负面新闻在不停得撩拨木门人的神经,木门卖场、企业、经销商、原辅材料供应商等人人自危。
其实,木门产业早在3年前就对行业进行过预警,但当时木门行业市场在处深耕猛进之时,很多企业都听不进反面意见,只有等待市场来教育他们。到了2015年的今天,对于那些已经倒闭的木门企业,我们除了一声叹息,两声安慰外,已无法改变其结果。但对于依然在风雨飘摇中努力经营的企业们,我们要做些什么来规避最坏的结局呢?大家不妨从问题中来寻找答案吧!
1、急于做大 管理不完善
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它们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挑选几个城市试点成功后,再拷贝到其它城市进一步发展。但是,看看我们木门行业内的一些企业是怎么做的?
有些木门企业胃口大,企业内部配套还未完善,就急于推广全国市场,经销商全国开花,一副热闹繁荣的表象。可惜,企业的管理不完善、服务体系跟不上,产品说明、产品卖点、经销商培训等都存在各种问题。企业按当前趋势研发产品后再找市场,有的设计师甚至自己都无法明确说出其产品的卖点,直接将米兰展上的产品设计稍加改动就导入中国市场,也不管产品的尺寸比例、高低比例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开的盘越大,结出的麻烦也就越大越难解。企业无法满足经销商的要求,部分经销商拿了消费者货款后玩失踪,企业品牌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被狠狠中伤,长此以往,还有经销商敢代理你的品牌,还有消费者敢购买你的木门吗?
2、产品不对路 服务待提升
产品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在功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它对市场变革的反应迟钝,没有抓住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趋势,再多的辉煌也都在后来者的颠覆中成为历史。对于产品不对路所带来的痛,相信那些生产中高端实木门的企业是最能体会到的了。
20世纪70年代起,实木门风靡市场,木门企业们蜂拥而入抢滩占位,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实木门逐渐被坂木、实木等所替代,竞争优势变弱,市场一步步被蚕食。时代在发展,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无法掌握发展趋势,不能在材质、设计等方面及时作出调整,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企业每况愈下,最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口中被冠以“倒闭”头衔的“某某企业”。
此外,家居行业的物流服务也是目前引起消费争端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消费者原本对某一品牌的木门抱有好感并购买产品,但等货运到家,发现产品在颜色款式上有色差、物品运输过程中受损坏等问题后,协调解决时物流不愿承担责任,厂家处理起来头大,消费者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品牌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形象也受到损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