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居网_中国家居门户媒体网站-乐享精致家居生活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装修 设计 瓷砖 涂料 地板 卫浴 吊顶 暖通 橱柜 门窗 净化 五金 建材 电工 窗帘 壁纸 家纺 灯饰 饰件 衣柜 沙发 床榻 桌几 童用 洗衣机 小家电 电视 冰箱 空调 数码 家电 厨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乐活

72岁老人卧床靠低保生活 曾资助数百万拍红楼梦

2015-05-27 16:12:12  成都商报电子版   阅读:

   几十年前,他曾拿出巨资帮助缺乏资金的87版《红楼梦》顺利拍摄播出。如今,他瘫痪在床靠低保和亲友资助维持生计。他是陈增友。这个人的名字,大众并不知晓。但是,看过老版《红楼梦》的观众,可能都依稀记得,在每集的片尾上总会出现“本片承山东潍坊康乐公司通力合作”的字幕,在广告植入、广告赞助还远远没有普及的上世纪80年代,这家潍坊康乐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翻阅媒体报道,可以查询到,这家康乐公司的总经理陈增友曾在上世纪80年代筹资百万给当时因为资金紧张而无法继续拍摄的《红楼梦》剧组,这部经典才得以和观众见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得知当年资助过《红楼梦》拍摄的陈增友瘫痪在床以后,成都商报记者赶赴淮坊,终于在当地一个老旧小区找到了陈增友。和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等演员通过一部《红楼梦》成为影视界的大腕不同,这位当年《红楼梦》的资助者却中风瘫痪十多年了,如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全靠妻子照顾。而成都商报记者还了解到,陈增友和妻子已经在3年前签了遗体捐赠协议,希望自己去世后,将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近况

  瘫痪在床全靠妻子照顾

  陈增友的家在潍坊仓南路一个老旧院落内,房屋不大,被妻子汤闲兵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内没有衣柜,所有衣服都挂在墙壁的挂钩上。陈增友躺在床上,鼻子上插着鼻饲管,过不了几分钟,嘴里就含糊不清地发出“啊啊”的声音。有谁能想到,这个躺在床上72岁的老人,曾在上世纪80年代出资百万给因为资金断档而无法继续拍摄下去的《红楼梦》剧组,而那时,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

  听到丈夫的召唤,妻子汤闲兵马上就走过来,帮着他翻身。每隔大概10分钟,汤闲兵就会帮丈夫翻身,有时还会拿来湿毛巾,给陈增友出汗的背部擦拭。

  汤闲兵和陈增友相差20多岁,今年40多岁的汤闲兵看起来比同龄人老得多。她回忆,大概2001年时,丈夫突发脑出血中风,之后陆续出现身体右侧瘫痪的情况,言语也不清楚,而那个时候,两人结婚不到3年。更糟的是,去年陈增友病情加重,差一点就离世,幸运的是经过抢救,命是捡了回来,不过整个身体都已经瘫痪。

  如今,汤闲兵和陈增友靠低保和亲戚朋友的资助维持生计,两年前,汤闲兵借钱在潍坊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忙起来,陈增友没人照顾,在开了一年多的店后,汤闲兵只好关门,专心在家照顾丈夫。

  义举

  曾经筹资支持《红楼梦》拍摄

  看过老版《红楼梦》的人,可能依稀记得,在每集的片尾处,总会出现“本片承山东潍坊康乐公司通力合作”的字幕,而陈增友就是康乐公司的总经理。

  在上世纪80年代,陈增友可谓潍坊甚至山东商界的弄潮儿,他上世纪8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后到了政府,当了一名机关干部,之后辞职下海经商。说到过去的辉煌,之前一直无法说话的陈增友突然来了精神,他用微弱,断断续续的声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卖苹果,他在山东到处收购苹果,再一火车一火车拉到广东等沿海地区去卖,之后,他用赚来的钱在潍坊开了康乐公司,“当时什么都卖,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我们公司全国都出名。”

  陈增友说,自己在部队时就喜欢文学,四大名著翻了个遍,1984年时,听说中央电视台开拍《红楼梦》时,他甚至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两年后,正在北京出差的陈增友听朋友说,《红楼梦》因为资金紧张,可能拍不下去了。陈增友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红楼梦》大家都喜欢看,他不希望这部大家都期待的电视剧夭折,所以萌生了出资让电视剧继续拍摄的念头。

  成都商报记者在陈增友收藏的一本1987年出版的杂志《艺术天地》中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文中称,陈增友多次到《红楼梦》拍摄地闲逛,刚好碰到了贾母的扮演者李婷和贾琏扮演者高洪亮,陈增友对两人说明来意,在两人引荐下,这才见到了导演王扶林和制片主任任大惠等人,一番交谈后,陈增友承诺出资500万给剧组完成拍摄,并很快找来资金,将这笔巨款交给剧组。在《红楼梦》开播前,剧组还邀请陈增友赶到北京观看。

  今后

  夫妻两人都打算捐赠遗体

  然而,陈增友的公司并未延续辉煌。汤闲兵回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陈增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会事务及慈善事业上,没空全身心地打理自己的产业,企业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倒闭。公司倒闭后,两人也做过一些小生意,但在陈增友中风病倒后,两人的经济越来越困难,治病也花去不少积蓄,之前在潍坊的农村租了一个小房子,三年前才搬到这里,每个月租金四百多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汤闲兵和陈增友在北京相识相爱,在汤闲兵看来,陈增友是一个实在人,为人善良热情。讲到这里,汤闲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自己还年轻的年代,她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两人1999年结婚时,陈增友的公司已经倒闭,他也没什么钱,两人仅仅扯了一张结婚证。

  在陈增友得病后,全靠汤闲兵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汤闲兵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陈增友得病后,不少人都劝她离婚,甚至陈增友的家人都来劝说过,但汤闲兵并没理会。在采访最后,汤闲兵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早在2012年,她就和陈增友签了遗体捐赠的协议,两人去世后,会把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死了还可以做一些贡献,对吧”。

  疑问一

  陈增友是否资助了500万?

  导演王扶林:他应该是出了250万

  陈增友和汤闲兵反复强调,当年向剧组资助了500万。在陈增友收藏的1987年出版的《艺术天地》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也写的是500万。在陈增友收藏的另一份1987年6月17日出版的《解放军报》一篇报道中,也写明陈增友筹资500万给《红楼梦》剧组。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87版《红楼梦》导演王扶林,他证实,当年《红楼梦》在拍摄时,确实陷入了经济危机,早在投拍前,广播事业局财务司批的预算连28集都不够,更何况最终拍成了36集。当制片主任一筹莫展的时候,从潍坊来了个下海的企业家,这个企业家就是陈增友。陈增友到处打听才找到他们,一下子就投了数百万,对于具体的金额,王扶林想了想,“他应该是出了250万。”

  对于陈增友所说的当年赞助了500万,王扶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红楼梦》的拍摄总共花了680万,而国家最早给了350万,“总共就600多万,他不可能给了500万,对吧?”王扶林称,这笔钱在当年真是雪中送炭啊,“太好了,当时我们都围着他转啊,把他当财神爷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此事,王扶林还像小孩子一样开心,“没有这笔钱的话,造什么荣国府,搭什么宁荣街,不可能。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那么大的场面,这都不可能实现。现在想起来我还是非常感谢他的。”正是为了感谢陈增友,在老版《红楼梦》每集的片尾,出现了“本片承山东潍坊康乐公司通力合作”的字幕。

  疑问二

  陈增友到底有没有从中获利?

  导演不知情:应该是一种无偿的赞助

  陈增友称,自己筹资500万,当时和制片方签订的协议是分红形式,电视剧卖了钱,就按照利润的50%分红。“说是分红,但就算是无偿赞助了。”汤闲兵称,那个时候电视剧也没有分红的说法,在几年前,陈增友把自己当年签订的协议交给律师,试图联系剧组,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后来律师也失去了联系,当年签订的协议也随着律师一起消失,“没有就没有了吧,总算我还是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得开。”陈增友说到这里,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笑。

  对于陈增友这笔巨额资助是无偿还是分红形式,王扶林认为,当时陈增友主要是和制片主任联系,他并不太清楚,但在他看来,当时电视台也没有分红的说法,应该就是一种无偿的赞助。关于陈增友中风十多年,如今几乎一贫如洗的情况,王扶林称自己并不知情。王扶林称,戏拍完后,剧组也解散了,当时通讯也不发达,大家也几乎没有再联系。在他看来,那个时候的陈增友是名热心的农民企业家,人非常不错,经常到剧组来看望大家,“希望他尽快痊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精品家居网无关。精品家居网对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电话010-52887150),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推荐资讯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VOGUEBusiness在米兰时装周引领家居筑巢新风尚
生活即秀场,小红书 x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美的LINVOL国庆如何花式整活?
玩转电梯品类营销,看
Denon Home Amp功放新品发布:重新定义无线音质体验
Denon Home Amp功放新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海”:音乐与空间的奢华交响
宝华韦健璀璨“设计上
最新家居资讯
热门阅读
Copyright © 2014-2015 HOUSELIFE.COM.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 [ 精品家居网 ]版权所有
合作热线:400-019-6898
关键词:精品家居网 | 精品家居生活网 | 精品家居新闻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6023283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