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公布了25款空气净化器的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的室内净化器净化效果相差6倍之多,而一款售价上万元的净化器无论是净化颗粒物还是除甲醛,效果都不理想。
中消协此举在行业内外均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国近2000家媒体的相关报道更引发了全民对于如何选购空气净化器的大讨论。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该依据什么指标选择空气净化器?是否价格越高的产品净化效果越好?
何为选购依据?
CADR值才是正解
我国现行标准把空气净化器净化的污染物对象分为固态污染物(颗粒物类)、气态污染物及微生物污染物三大类。由于需求各不相同,明确自己的使用环境和特定污染物是选购空气净化器的第一步。
普通消费者往往把适用面积作为首要参考依据,因为这个指标评价起来似乎既简单又直观,事实果真如此吗?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建国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适用面积只是一个选购参考值,不反映产品质量,CADR值才是考核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指标。
所谓CADR值,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洁净空气的体积,它是美国家电制造协会制定的、目前全球通用的一项反映空气净化器使用特性和净化能力的指标。在机器额定功率相同的情况下,CADR值越高,则表示净化效果越好。而适用面积也恰恰是由CADR值推算出来的,即CADR(性能)×系数=适用面积。
既然这个指标如此重要,为何一直不为消费者所熟知?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在我国,空气净化器是一个被迅速催熟的行业,野蛮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市场不规范行为还无法避免。CADR值是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名词,需要正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才能得出。一方面,市场上有些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比较低,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因此厂商在宣传时往往有意忽略,反而拿随意标注的适用面积诱导消费者购买;另一方面,由于此前国标中并未提及,一些外资企业在标注适用面积时还遵循原产国的折算方法,这显然也不符合我国国情。
但这种行业乱象将有望随着2014年下半年GB/T18801-2008《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逐步得到改观。据鲁建国介绍,新国标的重点是根据中国国情增加了CADR值与适用面积的折算方法,便于行业统一使用,同时完善了产品标注要求。
此前行业通行的CADR值适用面积折算系数为0.1,折算系数越低,对净化器的性能要求越高。举例来说,当您希望挑选一台去除PM2.5效果比较好的空气净化器时,若其CADR值为400m3/h,则这台机器的适用面积为400m3/h×0.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