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本报独家报道的《达州建材商两阵营“开战”,反联盟“揭黑”联盟》一经见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即介入调查此事。社会各界对所谓的“酒店团购会、联盟会、砍价会”此类促销活动背后隐藏的巨大黑幕感到震惊,同时表示深恶痛绝。
昨日,本报记者收到众多反联盟商家电话,其中不少商家向本报记者详细地揭露了此类促销活动种种内幕。本期《乐居周刊》我们将视角再次聚焦本次两大阵营开战的背后,通过对部分商家的深入采访,为广大消费者揭开联盟商家在促销活动上不为人知一面。
猫腻一
提前加价 折扣只是障眼法
“提前把产品的价格提高,这是他们最惯用的手段,其实就是跟消费者耍障眼法。”据某建材商透露,参加这些活动的商家一般都会提前提价,比如一款在店面里标价3000元的产品,在实体店里消费者最终买到手的价格可能只需要不到2000元。但是这款产品如果出现在活动上的话,商家会在活动前便把价格提高50%,再以高折扣为诱饵,大肆宣传。就算半价,消费者最终在活动上买到这款产品的价格也会花2500元。两者一比较,买同样一款产品,消费者在所谓的优惠活动中花的钱反而更多。
该建材商的说法得到了很多商家的证实,其中某位曾参加过此类促销活动的商家明确表示,他以前参加活动时就用过这招,看似消费者捡了个大便宜,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商家宰了一刀。
达州市民何先生以前装修新房时就遭遇过这种情况,幸好及时发现,才没有上当受骗。
据何先生称,在他准备装修新房前,就开始关注相关的价格,还曾多次到一些装饰城现场遴选。就在何先生装备装修时,有个联盟搞了个砍价会邀他参加。但是何先生在现场发现一款产品,和他在实体店里看的一样,价格却高出很多。当何先生提出自己的质疑时,却被销售人员忽悠,“不是同款产品,只是看起有点像,但材质和做工不同,所以要贵些。”
另外,诸如此类的“高折扣”也只是联盟商家玩的噱头,商家给的折扣是有下限的,商家的折扣下限也是在刨除所有成本后,还给自己留足了利润空间。“有些活动通过砍价这种方式一是满足消费者想占便宜的心理,二是通过你来我往的过程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价格,最终目的便是谋得更多利润,就算到了商家的下限他也还有钱可赚。但一旦超过下限,商家是绝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大不了不做这单生意就可以了。”该建材商分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