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称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典型,国内服装知名企业雅戈尔其房地产和金融收入占比超过了服装主业。如今,金融投资风光不再,房地产陷入困境,这些都令“跨界”的纺织服装企业手忙脚乱,而在服装业内,关于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好,还是专注深耕服装主业发展好的争论从未停止。
服装巨头长期“不务正业”
虽然服装产业是雅戈尔的发家产业,但是狂飙突进的房地产业务和股权投资,让雅戈尔的纺织服装主业显得相对“暗淡”。
相关数据显示,从雅戈尔历年的年报来看,2002年雅戈尔的总体销售收入是24亿元,衬衫与西服的总收入是13亿元,占整个销售额的54%;2006年的销售收入是60亿元,其中衬衫与西服的总收入是17亿元,仅占28%;经历了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的2012年,雅戈尔地产开发取得营业收入47.96亿元,仍然超过服装板块的40.83亿元。
实际上,从1992年与澳门南光合作开发房地产,雅戈尔涉房至今已21年,一步步成为宁波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商。12年后的2004年,雅戈尔开始踏上地产高速扩张的道路,在长三角各地屡夺“地王”。
2009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巅峰时期,雅戈尔地产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42%。2010年雅戈尔地产业对营业总收入的贡献高达47%,贡献率几乎近半。这种服装加地产加金融的模式,也曾一度被视为中国公司主业加投资模式的范本。
然而,2011年,经历了严厉的楼市调控之后,雅戈尔地产同样开始风光不再。由于多次高价拿地,雅戈尔背负着昂贵的成本。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雅戈尔的存货余额达234.73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1.6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7%,其流动负债达333.36亿元,而手持现金仅30亿元。而除去雅戈尔服装业务的库存金额15.21亿元,雅戈尔在地产板块的库存达200多亿元,占比雅戈尔去年年末流动资金的七成。
从1992年至今21年间,雅戈尔房地产业务从辉煌走入现在的“平庸”,业界一致认为,除了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外,雅戈尔的高价拿地策略和专业化程度不足是重要原因。
面对压力,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丧失,房地产和服装混业经营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雅戈尔整体的发展。“雅戈尔将会根据资金总量对房地产业务进行区域性调整,并扩大品牌服装的生产经营,原来是"服装、地产、投资"三条腿同时走路,现在是服装一业为主,另两业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