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面积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3街道、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10万。浦江历史悠久,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754)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2006年5月30日,在绍兴召开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浦江县被确定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产业集群新的试点单位,并授予“中国绗缝家纺名城”的称号。浦江县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浦江县绗缝家纺是有着明显块状经济特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绗缝家纺产业集群。浦江县的绗缝家纺产业在工业产值、出口交货值等方面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浦江是我国绗缝工艺产品的发源地。绗缝家纺,俗称十字花边、钩针,是浦江民间工艺品。作为浦江特色产业,已有500多年历史。作为浦江特色产业,发展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1999年后,浦江绗缝行业进一步发展,产值逐年提升,涌现出了贝特、超界、万博、怡通、新世纪、宏泰、欣臣、文华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绗缝企业和“依诺雅”、“66℃浪漫”、“凯撒兰”等优秀品牌,绗缝行业也成为浦江的五个主要行业之一。嗣后不断利用本地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挖掘开发新产品,至今全县已发展形成绗缝家纺产业链企业319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6家,其中30多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绗缝被、绗缝垫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国外绗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50%。在本县外,该行业还在本省兰溪、建德、桐庐等邻县以及江西、安徽一些县份设立加工点1500多个,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已成为浙江绗缝制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
产品主要有绗缝大被、童被、靠垫、床罩、台布、门窗帘、印花被、儿童系列、圣诞系列产品等上千个花色品种。本行业企业外向型程度高,95%以上为出口产品,产品远销日、韩等东南亚和美、法、英、德等西欧国家,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浦江绗缝家纺业前景看好,浦江县政府正在贯彻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做好“中国绗缝家纺名城”的后续文章,鼓励企业自创品牌,拓展内销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该产业,尽快形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举的新格局,使浦江绗缝家纺业在浦江国民经济更发挥其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