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者杨定平,是如何开创红木产业嫁接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与家居产业链共融模式”?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提出,四川将怎样全面与之对接?“一带一路”上的这些国家,又将带给四川什么样的机遇?“一带一路·四川机遇”大型系列报道,记者赴26国(地区),探索时代的机遇。
15年前,从四川老家出来时,杨定平怀揣梦想,卖过蘑菇、打过零工、做过销售,直到发现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新商机,他的深圳之路终于越来越宽阔,并和他的创业团队一起,开创了家具电商O2O新模式。
今年的“两会”上,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要支持中国电商企业走出去,在创业创新大潮里,跨境电商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做强做大的发展空间,杨定平看准时机,狠准快地把旗下企业推到互联网+时代的浪尖风口,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机遇和财富,而且为中国的互联网电商树立了模范和标杆,引得互联网大咖也纷纷效仿草根创业者杨定平,是如何开创红木产业嫁接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与家居产业链共融模式”,面对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他又有哪些思考和尝试?3月中旬,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深圳,见到了“70后”创客杨定平。
艰难岁月:背起300斤香菇,独赴深圳创业
杨定平的办公室,设在深圳目前最高的楼宇——京基100的66层。走进杨定平的办公室,记者还未就坐,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引着来访者走到一扇落地窗前。
从这里望出去,采光极好,正前方已能看到香港的景色;起伏的小山丘围绕全城,与下面公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相得益彰。
“这里,就是我刚来深圳那几个月睡过的公园。”指着办公室下面的荔枝公园,杨定平脑中,闪出了十几年前刚他从四川闯深圳的那段艰难回忆。
出生在四川巴中农村的杨定平,小学四年级辍学后,十二三岁的农村少年走上了创业之路。
2000 年,身背加工成干货的 300斤香菇,杨定平初来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他还记得,那时白天用自来水煮香菇充饥,晚上就睡在荔枝公园的长凳之上,一睡就睡了3个月。
当时,每到夜里万籁俱静,躺在荔枝公园长凳上的杨定平却怎么也睡不着。“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杨定平仰天长叹:“大千世界,吾当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虽无一技之长傍身,但一个偶然机会,杨定平被招聘进一家中式古典家具公司打工,从此与红木家具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生转机:自组家具公司,P2P成“救命粮”
杨定平进入的这家家具公司,2005年,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老板跑路、公司倒闭。杨定平再一次“下岗”了。公司清盘的时候,杨定平被找回去帮忙销售剩下的家具,由于平时细心观察、颇有积累,杨定平从一个熟悉的泰国客户那里,完成了一份40万元的订单,成为创业的第一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