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在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李克强回答了近900名中外记者的17个问题。
强音妙语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不能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明放暗不放。人们不是常说,穿鞋要合脚,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回答有关简政放权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
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必须严肃问责。
——回答有关反腐和“为官不为”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谈改革
必须下更大力气推进简政放权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多次提过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进行改革,您也说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疼。在中国经济放缓的今天,您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您认为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未来会不会更疼?
李克强: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继续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为,重点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另外,国家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还有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二是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包括扩大综合执法试点,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要有有效的监管方式。
谈反腐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2014年中国的反腐行动已经使多只“大老虎”落网了,您认为如何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反腐?另外,您还说过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究竟怎么样才能解决官员的不作为问题?
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还是要依法治国。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比如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
谈经济
今年改造棚户、危房,分别增加110万、100万套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去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到海外去买房子。现在中国公民已经是纽约、悉尼、伦敦等地最大的海外顾客群体了,当地房价随之被明显抬高。也有一些人开始质疑从中国涌入当地市场资金的合法性。请问总理,中国政府会担心由此引发海外市场的强烈反应吗?今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
李克强: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大量中国人到海外购房,而且成了某些热点城市的最大购买群体,这可能还需要做评估,我没有这方面确切的消息。去年是中国吸引外资力度最大的一年,进入中国的外资达到近1200亿美元。同时,我们也愿意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当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今年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分别增加110万、100万套。
我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
《新京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多个场合力挺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业态,我很想知道您个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如果买过,最近买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认为网购会冲击实体店,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最近买过几本书,书名就不便说了,避免有广告之嫌。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
至于网购是否会冲击实体店,我听到过这样的议论,开始也难免会有担心。但是,我曾经到一个网店集中的村庄去看过,那里800户人家开了2000多家网店,可见创业的空间有多大。同时,我又到了附近一个实体店集中的市场,发现实体店老板也开了网店。可见,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
增速调低了,但实现目标不容易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中国政府已经将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表示想要实现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虽然速缓,但是质更优。我想了解的是,中国从这样的新常态中能够获得怎样的益处?这种新常态的增长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会有何影响?您对于新常态增长是怎么看的?您对中国坚持实现速缓但质优的新常态增长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强: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说,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的行为,那么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操这么大的心、用这么大的力呢?
李克强: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今年我们要继续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三证合一”,让服务业领域的一些企业注册登记别再那么费劲了。要为创业搭台,对企业特别是创业型小微企业,我们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创业空间,给创业插上翅膀,还要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来吸引更多的种子基金。同时,还要进一步减税降费,让这些企业轻装前进。
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
??强音妙语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回答记者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这使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 ”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回答记者关于电子商务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讲究既要谋势,又要做活,而做活需要“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
——回答记者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成蝶。——回答记者关于大众创业的问题时,李克强说。
完全可以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新华社记者:一方面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在累积。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克强: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而且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
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今年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
中国是“被通缩”
韩国广播公司(KBS)记者: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输出者,对韩国也有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我给你举个例子,去年,我们进口了3.1亿吨原油、9.3亿吨铁矿石,量是增的,没有跌,但是价格下来了,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谈对港对台政策
??推动两岸经济合作,需要“两个轮子”一起转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记者:请问大陆在继续促进两岸经济合作过程中有什么策略,可以让台湾的企业家和台湾一般民众更优先而切实地感受到大陆发展的机遇?
李克强:对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来说,需要“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就是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比如说像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另一个轮子就是扩大相互开放。对大陆来说,尤其是要重视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
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
继续加大对香港的支持力度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现在距离政改投票越来越近了,但是中央领导人近期不断作出强硬的表态,这使很多人对政改方案通过并不乐观。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请问这是否意味着中央会进一步收紧对港政策?两地之间文化和经济交流等方面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增加一些变数?
李克强:不必担心中央政府会收紧对香港的政策。中央政府会继续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也会继续加大对香港的支持力度。
??强音妙语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回答记者关于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时,李克强说。
要说中国搭便车,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
大家一起推车。
——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及外界关于在很多国际事务上
中国仍然在搭便车的观点,李克强这样回答。
谈民生
环保法的执行是“杀手锏”
美国《赫芬顿邮报》记者:中石化、中石油这两个央企一直在妨碍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是汽油质量标准的确定和天然气的推行。您认为这两个央企真的在阻碍环保政策的落实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央政府会怎么冲破这种阻力?
李克强:政府在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决心是坚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气力,但取得的成效与人们的期待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治理环境污染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当然,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对“单独二孩”政策正进行全面评估
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怎样与之相适应、相匹配?去年出台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后,社会上又出现了要求全面放开二孩的声音,这在今年两会上也是一个热点话题。请问总理,全面放开二孩会是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未来一个确定的方向吗?如果是的话,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
李克强: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依照法律程序适时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人民日报》记者:您提到最近一次网购经历是在网上买书,我的问题与书有关。我们注意到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不知道您为什么对这件事那么看重?
李克强:有人担忧,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些建议让我深思,说明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
谈外交
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中国日报》记者:近期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方面挑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中国仍然在搭便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看法?此外,对于推进中美关系,我们也想听听您的想法。
李克强:首先,关于中国是不是最大的世界经济体。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如果按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要说中国搭便车,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大家一起推车。
中美之间存有分歧,但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可以着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这里有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我们正在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它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这本身就是打破双边经贸合作的天花板,开辟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以史为鉴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今年是战后70周年,我想了解总理的历史观。如何看待中国有关70周年的纪念活动,包括大阅兵给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带来的影响?
李克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目的是要牢记这一惨痛的历史悲剧,不让历史重演。
当前,中日关系的确比较困难,根子还在于对那场战争、对历史的认识,并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认识。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不仅要继承前人所创造的成就,也应该担负起前人罪行所带来的历史责任。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那场侵略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终日本民众也是受害者。在今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我认为对中日关系既是检验,也是机遇。如果日本领导人正视历史,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就有新的契机。
我们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欧洲高度关注。现在俄罗斯军队还在乌克兰,请问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持什么样的立场?中国现在视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还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李克强: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我们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乌克兰问题给地缘政治确实带来了复杂性,尤其是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我们还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够通过对话、谈判、协商解决。至于克里米亚问题,成因比较复杂,我们同样希望能够用对话的方式政治解决。
??我们有能力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
??记者:如何看待中缅边境最近发生的问题?
李克强:你问了一件让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缅边界我方一侧,一些我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损失,我首先要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我国外交部、军方都向缅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坚决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