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房又称“闹心房”,得名于其屡屡简报的外墙裂缝、渗水、楼板踩穿、房屋沉降等严重不达标的质量问题。“山高皇帝远”国库下拨的建设资金,在一路“瘦身减肥”后,到施工队那只能偷工减料地完成任务量交差。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底层人民,只能生活在“风雨飘摇”的“纸糊”房中。安居房是不是只有房屋质量闹心,还是连装修的用材也虚有其表呢?记者就此展开了多方调查。据某位朋友讲述,其亲戚居住在无锡新区的某安居房小区,家里新安装的地板,不到一周就出现发胀等问题。地板是亲戚贪图便宜,在板材市场上起购买的,无产品标签、水印,只注释是浙江某厂家生产的。记者得到地板小块样品后,带去给地板公司的检测专员检测,发现该地板的表面是进行了特别的油漆印刷处理(业内称“转印”技术),印刷出来的颜色跟它在店里所标出的材质颜色类似。还美曰其名“底面也上漆”,这样的地板成本非常低,按国家标准这样的地板是禁止销售的。无独有偶,类似以次充好、金玉其外的“山寨板”欺骗安居房消费者的事件屡见不鲜。据工商局官网数据显示,近年来3.15建材产品的投诉案件中,地板的投诉尤为较多,约占投诉案件的40%,其中有不少都是买到假冒实木地板的欺诈案件。
地板界的质量曝光丑闻似乎一直没有停歇过,日前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年末季度的实木地板抽检“合格地板名录”显示:抽检三个市、26家经销单位的26种实木地板产品,合格率仅为61.53%。接着本月16日,某知名地板品牌被论坛网友爆出“有毒”丑闻,将地板的质量问题又一次推到了波谷浪尖上。
居有定所,居可安宁,是最基本的民生权利。安居房取名安居,是国家为了保证底层人民生活安心,而不是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 “闹心”。看准了安居房的业主不了解行情,用专家都难分辨的“巧夺天工”的假地板骗人血汗钱,让地板行业的“诚信”成为一堆铜钱的典当品。这也难怪国内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情愿花更多的钱去国外“买安心”了。“价格战”不会给行业带来任何增值,长久,只会毁了一个朝阳行业。只可惜,太多小学文化的“黑心商”只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字,不知道“诚信”二字怎么写。
随着原材料价格猛涨的内忧,到双反来袭的外患,去年实木原料价格上涨了一倍左右,而成品地板价格仅上涨60%左右,为提高利润率,一些较有规模的地板厂家竟也开始加入其中,这种地板正冲击着正规合格地板的市场份额。调查数据显示,在去年的3.15地板投诉案件中,一线品牌的投诉案件占到了4%。2006年3.15晚会上知名地板品牌欧典的曝光,行业一线品牌的欺骗行为引发了行业的“诚信”危机,也影射国内地板行业的乱象。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地板造假手段丰富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
控诉安居房山寨地板之七宗罪
第一宗罪 “懒惰”
` 罪名:☞转印
` 诉状:又称印花板,是先在B级板上覆盖一层灰浆腻子,再利用电脑技术在木板上印上A级木板的花纹,最后进行油漆。小作坊里仅需5元/㎡的“化妆费”,能让一块劣质板材瞬间丑小鸭变天鹅,身价上翻3-7倍。
` 一句话点评:地板质量不稳定,木纹不自然,同时,由于漆面涂覆工序少而导致漆面易脱落、开裂。
` 防治:消费者在购买时,可通过表面木纹进行辨别。实木地板木纹自然,印花板表面木纹是人工大面积印制的,基本没有色差,乍一看很漂亮。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面积中,有几处是一模一样的,有的明显的,正反面的木纹也完全不一样。但也有一些工艺好的大牌子做的是双面印花,平整度、美观度等都天衣无缝,消费者很难用肉眼区分,这时可以借用打火机轻微烧烤地板。转印地板的印刷板上面由于涂抹了一层“灰浆腻子”再进行油漆,油漆的附着力就会变差,印刷材料容易脱漆爆裂,而真品地板一般不会存在这种情况。
第二宗罪 “妒忌”
• 罪名:☞贴面
某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地板贴面专利技术的音像制品、资料
• 诉状:将上等实木木材切割成0.05mm—2mm薄的木皮,经粘合剂黏贴在此等材质的木材表面,冒充上等实木地板销售蒙骗消费者。
• 受害实例:市民秦先生近段时间正在装修新房,为此他加入了一家网站的QQ团购群。在前不久的现场团购会上,他与一家上海的板材公司达成了购买75平方米泛美落腺豆实木地板的意向,并付了1000元定金,双方约定半个月后送货。货送到后,秦先生请了一名鉴定师鉴别这批实木地板的质量,结果发现地板有部分起壳现象,剖开余料后仅贴面是泛美落腺豆木料,贴面以下则是别的木料。
• 一句话点评:此类地板质量不稳定,使用粘合胶将木皮和劣质木材压制在一起,容易造成木皮与基材剥离,并存在一定量的甲醛,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 防治:最常见的实木贴皮怎么识别?把地板背面的木纹纹理与表层纹理做对比,如是合格的实木地板,表层纹路应该与背面纹路相吻合(双色板则可以通过地板的横切面来观察,如有明显的色差,则很有可能是双色板。)。如果地板的两面纹理一样,就是实木而非贴皮,因为即使贴合过程中不可能完全还原成“真身”的样貌。
实物展示
第三宗罪 “色欲”
• 罪名:☞染色
• 诉状: 即双色板,将不完整的板材通过边料充数,经过仿真的双面印染来实现。
• 受害实例:消费者张小姐:我家卧室用的是实木地板,当初安装的时候我和老公都很忙就没有盯着,可第二天早上太阳一照进屋里来,我们就发现了问题,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三种颜色。我们找商家投诉,他们却说这属于正常现象,如要更换的话我们得承担拆装费用及损耗费用。”对此,市消协的工作人员建议:“地板因色差产生的纠纷不在少数,在购买实木地板时,如果地板面上的节疤和周边的木材脱离,就表示这种实木地板并非优等品的木材制造,尽量不要选购此类实木地板,以免出现色差问题。”
• 一句话点评:实木地板应由原料整块切割加工而成,如果采用贴皮或者边料来凑数,不但产品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符,且还会影响产品使用质量。
• 防治:仔细观察表层木纹纹理,并把地板背面的木纹纹理与表层纹理做对比,如是合格的实木地板,表层纹路应该与背面纹路相吻合;而双色板则可以通过地板的横切面来观察,如有明显颜色差异的,则很有可能是双色板。
第四宗罪 “贪婪”
• 罪名:☞霉变
• 诉状:强化木地板执行的标准是GB/T18102-2007,在强化木地板的检验项目中没有细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地板的发霉是霉菌引起的,除了防潮措施不到位、地板安装有问题外,地板质量不合格也是地板霉变的原因之一。
• 一句话点评: 地板在生产过程中都经过了高温热压,因此,正常工艺步骤生产的地板,不应存有霉菌。
• 防治:防潮性能是木地板最重要的技术指标。高质量木地板采用的是高密度基材,其防潮性能极佳,吸水厚度膨胀率远小于国家标准。特种耐磨层、装饰纸、平衡层,能够很好地将基材“封闭”,保证了木地板整体的防潮性能更佳。
• 实用小技巧: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地板缝隙发霉的情况很多,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用抹布和草酸将地板缝隙的霉变斑点擦掉,然后再用抹布浸到硼酸与硼砂(1比1的饱和溶液),再将抹布拧干,在地板的缝隙上擦几次,就会将霉菌杀死,减少霉变的机会。
第五宗罪 “饕餮”
• 罪名:☞虫眼
• 诉状:又称蜂窝板,木材被虫子的咬蛀,或者地板中藏有虫卵。一种,用有颜色的胶水滴进地板坯料底面的很多虫眼,再用腻子粉等掩盖使之平整,之后再刷几层与地板颜色相近的漆。另一种,面层用加色面漆,底面用铝膜掩盖虫眼,还冠之以“防潮防蛀的”美名。
• 受害实例:漆好、用铝铂做好防潮层的实木地板,因防潮稳定,铺好立即可用,节省了装修时间,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没想到这竟成了有些“虫眼地板”以次充好的“外衣”。 一家知名地板企业老总向笔者揭露行业黑幕:市场上一些实木地板厂商竟将防潮层和漆面当成了“虫眼地板”的外衣。
• 一句话点评:实木地板在安装 1-2年后,脱色现象严重,且地板易断裂。
• 防治:消费者购入地板,如果要防止虫蛀,一是选购经过干燥窑喷蒸工艺生产出的地板,尽管价钱较为昂贵,但已将木材里的虫卵全部杀死;二是认真挑选龙骨,凡是有虫眼或树皮的一律不用。
第六宗罪 “暴怒”
• 罪名:☞起泡
• 诉状: 地板没有经过封蜡处理,遇水难免会起泡变形。
• 受害实例: 今年1月1日,浙江杭州的倪先生为了发展业务的需要,新搬了办公室至恒隆广场一处写字楼内,并通过朋友购买了一批木质强化地板,并铺在了办公室内,2日进到新办公室后,倪先生就发现三处地板泛起了水泡。
• 一句话点评: 地板起泡是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但是原因各有不同,可能是地板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可能是清洁方式不对。一旦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上诉三种途径维权。
• 防治:购买地板时,注意向商户索要正规发票,方便产品维护。
第柒宗罪 “傲慢”
• 罪名:☞纸质
• 诉状: 将大量纸壳、沙子、稻草等回收废料填充制成的易燃易涨的实木地板。经正规厂家压制后,实际只有一张纸片的厚度。
• 受害实例:受害者张先生,2010年五一开始装修,五个月后本想入住。但没想到一进新家,新铺的实木地板已经鼓成“馒头”了。原木色的地板膨胀的厚度达到了原本地板厚度的3倍。装饰材料投诉站工作人员检测后表示,这种地板属于三无产品。地板里掺杂着大量纸壳、沙子等垃圾。“别说见水,用火一点立马就着,就跟烧柴火一样。”这种地板密度过低,遇水很容易膨胀,受潮会 起鼓。
• 一句话点评: 业内管这种经营模式叫“做库”,劣质地板从小作坊里运到仓库后专门做批发,大都是用在工程上了,很少发生在个体消费者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地板业内的欺骗不仅仅发生在产品的制作上,还发生在“假冒进口”、“夸大其辞”、尺寸不符、品牌地板门店“挂羊头卖狗肉”、在优质品种参杂劣质品“偷梁换柱”等恶劣的销售行为上。同一木种中A级材与B级材每平方米价格相差数十元之多,如果在A级材中掺10%的B级材,单价就可下降10元-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