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来的照明展会,可观察到主力做外销渠道的LED照明企业不管是在展位的布局风格还是产品,都有别于本土内销企业。麦格蓝照明营销总监孙日江曾表示,做外销渠道有一个优点在于可以近距离地学习国际市场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设计,学习之余可以吸收其中营养,把这些“舶来”的东西变为本土化。
在我国的整个照明行业中,不管是产品技术上还是产品外形的设计,本土的照明企业对市场的嗅觉都非常敏锐,跟着国际整个市场大环境走,尤其是以GE、科锐、飞利浦、欧司朗国际知名企业等国际知名企业为参照企业;另外,法兰克福展、香港展等以外销见长的展会被行业大多数企业认为是行业的风向标,这包括产品的设计和当季流行的品类。明亮照明业务总监洪一诚认为,美名其曰是风向标,实则为仿效学习的对象。
照单全收OR改革创新
中国虽被称为“世界工厂”和照明大国,每年有庞大的灯具出口数量,尽管数量惊人,但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也要兼备。我国灯具出口屡次被欧盟举黄牌、遭遇退货,也曾遇到美国377调查和罚款等事件发生,当中不仅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还涉及到产品的抄袭;其次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从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都有明显区别,也有不少行业人士在平常的交流中说,外国有不少很好的产品理念和设计,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以照明设计为例,目前照明行业产值占建筑装饰装饰行业总产值越来越大,同时对照明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依国内现在的情况,室外城市景观照明大部分由照明工程公司来做,室内大部分则由照明灯具销售方来做,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带来一些弊病,例如导致照明设计有所偏离,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去设计。
国外的情况则不一样,他们的照明设计是独立的。实际上,专业照明设计师是为客户、装饰设计师服务,他们考虑的是应该要有怎样的效果、用什么档次的灯、用什么特点的灯,这样才能不断保证照明设计水平的提高。而国外照明设计行业发展要早于中国很多年,因此市场相对成熟和稳定,也较之中国水平更高,技术更全面,操作更规范,也保证了最终的设计质量。所以,国内外照明设计的差距,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目前国内市况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的照明设计师也经常与国际知名设计师组织学术交流,加强沟通、交流。但我们必须捋清的思绪是在与国际接轨的是在学习和借鉴,但在借鉴中是照单全收还是改革创新是值得商榷的问题。要想做出中国特色,要想从抄袭、山寨中国转型为中国智造,那么必须是引进后需要改革创新,做本土化改造,融入本土特色。
跟风模仿中创新
在《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全民皆知的综艺节目火遍大街小巷的背后,就有媒体人士提出质疑:这些大火的综艺节目皆是购买海外版权引进,究竟是利还是弊的时候?对此质疑,就有资深电视媒体人士提出,引进海外节目形式是一种借鉴,只是一种照猫画虎的模仿,结合本土环境做改良是必要的。事实证明,上述引进节目经过根据本土市场特定的环境进行改良之后取得巨大的效益。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我是歌手》总决赛在不搭配任何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广告创收总额共计超过了5000万元,单价最高的一条15秒广告被拍到63万元。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是歌手》节目的搜索量高达8000多万,新浪微博粉丝数达82万,节目净收益达2.2亿。
另外,智能手机在更新速度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在中国大行其道,当乔布斯带着苹果狂扫中国市场时,国产的华为、小米后者跟上,从最初的模仿转为本土信仰。以华为为例,在其发展早期,技术研发主要以跟踪开发为主,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已经成熟的技术,以节约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华为还与高通、西门子、微软等公司合资或合作。这些合作实际上都是为了打通从系统设备到接入终端的整个链条,从而实现既树立华为品牌,又获得产业链更高利润的战略目标。
行业亟待突破单纯模仿的藩篱
前者有IT行业跟风模仿创新成功的典型例子,但照明行业却不那么幸运了。记者在照明展会上观察发现,长期发展外销渠道的照企在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外形上与本土企业比较有明显变化,去繁为简 ,将极简主义进行到底。以外销渠道为主的某LED企业营销总监向记者表示,既然是做外销渠道就要了解当地行情,了解他们所需,同时也学习和借鉴国外较好的设计理念,但不能只“拿来”不“创新”,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周期,每一个市场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少外销企业向记者透露,在外销渠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将舶来的东西带回本土市场,但是又会根据国内市场的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产品升级或改造,因此,外销和内销渠道是要准备两套不同的产品。
尽管有业界人士明白,借鉴需要进行再次加工,但也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的照明行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复制阶段,而没有深入了解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洪一诚认为,现在照明行业还是以模仿为主,本土技术的不支持、设计和开发的不支持使得本土企业难登国际舞台。举个例子,如我在这开一套模具1—2万就搞定,在国外相同的模具要价10万,做出来的成品天差地远,和模具厂沟通出3倍的价格要求做到舶来效果,几间厂同时都回复“做不到”。所以,所谓的本土特色就是在模仿中求变化,例如平时的烘衣机可能设定温度为55度,如果有厂商把实际温度提高一点,外观上多加一个按钮“消毒”,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本土特色了。就算是中国元素加入产品中,也许会掀起一波跟风潮,如“青花瓷”现在满街都有这元素的商品,而创新需要在人文素质上做根本的提升,中国不单只是“青花瓷”而已,还有京剧脸脸谱、甲骨文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项目待为融合及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