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而在设计界,女设计师们也以毫不输于男子的霸气在这个圈子打下自己的天地。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一下设计圈儿的“靓女”们吧。
【江欣宜】
【个人简介】
江欣宜,缤纷设计L'atelier Fantasia 设计总监,天空艺术执行董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委│常务副秘书长,亚太酒店(酒店装修效果图)设计协会理事。
提倡发散式美学哲思,认为室内设计必须找出一个亮点,从此亮点发展延伸。荣获无数国际奖项肯定,致力于艺术与陈设设计的结合,创造典雅时尚的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风格,并长期关注文化、艺术、人文社会等面向,时常与各领域大师交流互动。
【精彩观点】
·室内设计不单只是空间,更是品味人生
·作为一个设计人将为了设计而奉献人生,注重每个细节
·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关于爱的设计,爱国家、爱城市、爱朋友与家人、爱自己,于是我们会关心城市发展性、关心生态、关心个人生活的好设计
·设计不是满足个人虚荣的行业,是有社会责任的。在我们着墨空间创意时,也要满足行走其间的「人」的需求
·未来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创造解决问题的系统
【代表作品】
台北温泉会所(会所装修效果图):
F5-11F甘公馆:
“一个人的巴黎美学”:
马谛斯:
【刘红蕾】
【人物简介】
刘红蕾,北京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和创意总监。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加拿大安省注册室内设计师,加拿大安省建筑师协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室内设计杂志名人堂成员。曾获得过金外滩 奖、广州设计周“金堂奖”、《外滩画报》中国最佳设计酒店大奖、 第十二届中国饭店金马奖等诸多奖项。
【精彩观点】
开创性地提出“思与境偕”的设计理念,讲求以文化为中心思想,创造诗意化的室内体验空间。
【代表作品】
雅兰酒店:
宝能丹霞山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
聊城星光城市广场:
【陈沁仪】
【人物简介】
台湾出生的陈沁仪女士幼年得益于江南诗书名门的文化熏陶,多年旅居菲律宾、香港、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地,在30年的工作生涯中,融合了西方设计与色彩学理论,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新东方主义”设计概念。
【精彩观点】
·东西不一定要什么都有,但是那几件比较特别的东西你还是应该把那个买名贵皮包的钱拿去买一些好的家具。
·每一个环境当然都有你的目的,每一个东西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代表作品】
广州颐和山庄
【赖亚楠】
【人物简介】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毕业后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和艺术品公司,专业从事建 筑、室内及家具和陈设艺术品的设计。
其项目主要涉及酒店及其他公共空间类的设计。2004年于法国巴黎创立原创家具设计品牌DOMO nature。开始职业化的从事酒店家具及艺术品的设计研发及生产。
【精彩观点】
·拒绝市场上雷同的产品而在法国自创品牌DOMO nature
·设计一体化应该是设计的本位概念
·设计师应具备正确的设计出发点
·国内设计发展重在消费意识引导,我们就是相当于先行者一样,试一试,告诉大家,我们这个东西先扔出去,让大家先去判断,去区别,然后再去斟酌,引发大家的思考。
【代表作品】
廊坊会所:
【王凤波】
【人物简介】
王凤波,北京王凤波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 首席设计师。出生于内蒙古东部 一个不会讲母语的蒙古族人,从事室内设计十七年,钟爱浓郁热烈的色彩 追求简单平实的生活。
【精彩观点】
·希望能够为有才华的设计师提供一个高端的平台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发挥才能的机会,坚持自已的“设计”信仰,并在秉持专业性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消费者成熟度的欠缺是导致设计行业形成不良竞争,偏向商业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只有消费者不断成熟了,对室内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辨识,对家居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市场才会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风格即自我,“去风格化”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只有当设计师不再持续复制,而是培养自身拥有独特性的时候,“去风格化”才能一逐渐实现。
·个人炒作致使设计行业发展趋于商业化
【代表作品】
东方普罗旺斯别墅(别墅装修效果图):
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
【李业红】
【人物简介】
李业红,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陈设设计师,广州画艺同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陈设艺术总监。具有十多年环境空间陈设系统性研究教学和整合多年企业辅导的实战经验, 是一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资深培训讲师。
【精彩观点】
·每一个作品会留有你的一个痕迹,就是你对专业和对细节的一个执着,会在这个环境当中打下烙印,把这种美感和对品质的一种追求,用视觉的这种传达形式传达给受众。
·任何一个客户对你来说,你没有办法用一个条条框框和规律来给他,你只能把你的服务流程规范化,没有办法把最终的结果规范化。这就是一个软装设计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会从事,会参与。
【代表作品】
东莞二号馆:
【张绮曼】
【人物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拓者及学术带头人,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97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主持新加坡中国银行新大厦室内设计等重点项目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精彩观点】
·不要为了和世界接轨 丢掉自己的文化
·我们的设计师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牢牢记住,贯彻在我们的设计中,而且要落地
·设计这个职业很适合妇女 女设计师大有希望
·今后的设计应更关注造型 为老百姓带来生态绿色的美好设计
·设计要有普世价值,不仅为少数人服务
·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民生
·中国设计发展的瓶颈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代表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新址接待厅:
昆明红塔山体育培训中心综合楼大堂:
山西大同泰福楼门厅设计:
【江皓千】
【个人简介】
江皓千,台湾苗栗人,目前定居在纯朴乡下苗栗县三义乡。从事设计行业20年,她认为这既是份职业,但更重要的是兴趣。
【精彩观点】
·生活用品不需要奢华的名牌装置,不需要华丽的质感,只有寻找对位的对象,一切自然而然的与生活共融为一体。
·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经营感受的,实践培养出生活美学。
·生活品味是需要靠我们的感知和时间慢慢地的去经营成为你生命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