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群体。
借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东风,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之口,“创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几个词,从全国两会开始,就一直在朋友圈任性刷屏。
其实,这个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这群人,热衷于创新,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较之于普通创业者,创客运动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了自生产工具,他们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地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
那么,谁是将最好的破题者?
无疑是那些80后、90后和即将粉墨登场的00后们。
揣着两万元贷款起步,在菜市场摆过地摊,上门推销遭遇冷眼……看上去弱不禁风的80后女孩秦廷廷,选择了坚持。
之后的三年中,秦廷廷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发展,不断让她的创意变成专利,并助推她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目前,她已拥有16项专利产品和两家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的公司,并在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络平台注册了3家网店,采取“买全国、卖全国”的营销策略,把她的创意灯具卖进千家万户。
在她的心中,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创客”,白手起家,把自己的创意利益最大化,也照亮了未来之途。
2万元起步,要在灯的世界寻找光
三年前,阜阳客运西站南边的小菜市场地面没有硬化,坑坑洼洼,尘土飞扬。
菜市场一个不显眼处,一个瘦弱的女孩摆着摊子。“卖灯了,卖灯了……”女孩吆喝着,希望有人买她的灯具。
卖灯女孩,是来自临泉县鲖城镇的秦廷廷。2011年,她从北京信息管理学院毕业,因前期接受了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的创业培训,在基金会2万元信用贷款的帮助下,开始了创业之路。
因为父亲身体不好,秦廷廷决定回阜阳发展。当年,她在颍西街道办事处租用了100多平方米的民房,注册了绿光森林工艺品厂,从事工艺品生产销售。
“当时做的是家庭水景工艺品,在北京是个很好的项目,但阜阳市场对这种产品还不是很接受。”秦廷廷想着,资金本来就不多,不能就这么不死不活地耗着。
“摆摊得吆喝叫卖,锻炼了我的胆量,之前我是不敢喊的。”秦廷廷说,其实摆摊也是一种市场调查,可以收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知道消费者喜欢用什么样的灯,为自己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秦廷廷决定转向生产销售节能灯。
这年5月,她注册了阜阳光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并雇佣10余人,组装生产个性化的节能灯具。
刚开始,秦廷廷一个客户也没有,她乘公交车到一些企业推销。
有一次,秦廷廷去一个单位跑业务,刚开始一名中年男子向她点头示好,但当她表明来意时,男子脸色突变,厌恶地白了她一眼,然后甩袖离去。
后来,秦廷廷转变思路,把自己的同学发展起来,做各地的代理商,又在网上注册了网店,逐步打开销售渠道。
按照“买全国、卖全国”发展目标,秦廷廷在外地发展合作伙伴,委托山东枣庄、河北邯郸等地的加工厂为其生产灯具,并在当地发展代理商,除线下销售外,可实现线上订单就近发货,节约了物流成本。
慢慢地,秦廷廷的网店步入正规,代理商网络也逐渐建立起来,在阜阳各区县、合肥及山东、河北等地发展了代理商。
而手握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发明专利的秦廷廷,并不安于现状,她要向特殊用途灯具、个性灯具方面发力。
研发创新,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光控灭虫灯,再过一个月就可上市。”秦廷廷说,这种灯可以诱杀害虫,种植作物蔬果不用喷施农药,绿色安全。
此外,秦廷廷的团队还在研发植物生长灯,这种灯可以让植物加速生长,缩短生长周期,使蔬果提前上市,提高土地利用率。
还有采用LED发光的摄影棚柔光灯、为搭配各种装饰风格而设计的个性艺术灯产品等。
“我们不能只做普通光源,我们要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秦廷廷说。
目前,秦廷廷正在申请财政担保贴息贷款,以解决资金难题。2015年,秦廷廷给自己定的销售目标是600万元……